中國日報網消息:310個U盤,全部發放給各個媒體。U盤里有2條建議,一條建議中國企業家重學《資本論》,一條建議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社會公眾公布成績單,讓全社會都了解一年中到底做了一些什么事。這是中國首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在今年“兩會”上的建議。不過,他的建議,是通過發放到媒體手中的310個U盤,讓全社會知曉。
因為陳光標并非全國政協委員,也不是全國人大代表,他是受邀來旁聽今年“兩會”的列席人員。作為一名列席人員,陳光標并沒有提案、大會發言、投票、表決等屬于政協委員的權利。實際上,每年全國“兩會”,都會有各個部委相關負責人、海外人員、各民主黨派人士、國務院參事等不同群體的“非政協委員”列席會議,陳光標只是其中之一。讓我們通過走近陳光標,關注列席人員們的“兩會之行”。
“我不是代表,我也不是政協委員,我只是來列席旁聽會議的。”陳光標向記者笑著解釋。陳光標是江蘇省第十屆政協常委、中國致公黨江蘇省委常委。2007年開始,列席全國“兩會”,也開始了他的“兩會旁聽”之旅。
“我來旁聽‘兩會’,但是作為一個公民,我也有話要說,有建議要提。雖然我的建議不能向政協委員一樣有正式的回復渠道,但是已經起到效果了,全社會都聽到我發出的聲音了,也都會思考我提出的問題。”這是列席人員陳光標的“兩會聲音”。
相關新聞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80名學員旁聽“兩會”
本報全國“兩會”特派記者 殷玉生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培訓部主任央吉告訴記者,每年“兩會”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都會有部分學員列席“兩會”參與旁聽,學習參政議政。有資格參與旁聽“兩會”的都是社會主義學院主體班的學員。“去年大約有50多個旁聽名額,今年經過向全國政協申請,增加到80名,而我們4個核心班有200名學員。”
專家點評
一定程度擴大了參政議政的范圍
全國政協的一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每年全國“兩會”,都會有一些人員應邀列席旁聽。這些列席人員包括國務院各機關的主要負責人,國務院參事室的參事,全國政協的文史專員、各民主黨派人士、海外人士等不是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人士。這幾年,列席人員的范圍實際在逐步擴大。盡管每年列席旁聽的人員不一定一樣,但組成架構幾乎都是一致的。雖然列席人員并沒有發言權利,但是可以在“兩會”上聽到其他政協委員們說什么,聽到來自各界的聲音。當然,作為列席人員,如果也有建議意見,是可以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向相關部門提出的。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政治制度研究室副主任韓旭則認為,列席人員旁聽“兩會”,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參政議政的范圍。雖然列席人員沒有政協委員的身份,但通過“兩會”的平臺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希望今后,列席人員的組成方式能夠更規范、固定,讓政治參與更加有序化。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編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