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29日),全國有28個省區市公布了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記者昨天整理發現,28個省區市的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均大于其CPI同比漲幅。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青海墊底。從增幅來看,寧夏增幅最高,達14.4%。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1367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增長13.3%。各省區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上海、浙江、北京、廣東、江蘇、福建、天津等7個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689元,全國最高。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802元,排行第二。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154元,位列第三。在28個已公布的省區市中,青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末位,為7848.41元。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上看,寧夏、甘肅、安徽、陜西、云南、內蒙古、遼寧、湖南、湖北、江西、廣西、四川、江蘇、山東、吉林、廣東、新疆等17個地區超過全國水平。寧夏增幅最高,達14.4%,天津增幅最小,為10.1%。
此外,數據還顯示,28個地區的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而CPI同比漲幅均在5%以下,其中新疆最高,為4.2%,即上半年多數省區市收入均跑贏CPI。
■解讀
工資上漲帶動可支配收入增加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2012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主要是因為近段時期居民工資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長,再加上民生方面,社會保障建設發展較好,對中低收益人群保障較大。此外,各地最低工資指導線的調整以及結構性減稅政策也將影響各省區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加快,但是作用有限。最低工資指導線的調整將影響到低收入人群,而結構性減稅政策將通過國家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減輕企業的壓力,從而間接影響人均可支配收入。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