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久久综合-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香蕉久久久久-久久网站视频-久久网免费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觀天下 知中國

文化部產業司司長劉玉珠談文化產業發展

2012-05-30 16:52: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主持人:歡迎您和我一同走進《文化名人訪》。 [05-30 15:12]

主持人:在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今天我們邀請到國家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劉玉珠司長和我們一起探討相關話題。您好,劉司長。 [05-30 15:12]

劉玉珠:您好,各位網友下午好。 [05-30 15:13]

主持人:歡迎劉司長再次做客我們的節目。今年2月份,文化部發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倍增計劃》和近日發布的《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05-30 15:13]

劉玉珠:《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是國家文化改革發展的一個規劃,這個規劃也是關于對文化產業的一些要求,我們《倍增計劃》是給它具體化,尤其針對文化部及全國文化系統管轄和聯系的文化產業部分。 [05-30 15:14]

主持人:您談到了《倍增計劃》更為具體一些,“倍增”二字的確定,應該還有更多的意義在里面吧。 [05-30 15:14]

劉玉珠:對。“倍增計劃”也是在規劃的時候,我們充分考慮了各方面的意見后最后確定的。我們2010年文化產業數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這個數據,文化系統所占的比重,這是一個方面。第二個因素,根據我們從2004年到2010年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情況,特別是發展的速度。第三,根據我們對今后文化產業發展趨勢的把握。綜合各種因素,把中央和國務院對發展文化產業的目標任務具體化。 [05-30 15:15]

主持人:在“倍增計劃”發布3個月之后的今天,這個反響是怎么樣? [05-30 15:15]

劉玉珠:應該說反響還不錯,可以在網上看到各種反響。總的來講,這個“倍增計劃”還是一個務實的、可行的一個計劃。 [05-30 15:17]

主持人:您收到比較多的反饋主要是關于哪個方面的? [05-30 15:17]

劉玉珠:反饋在各個方面都有,從發展思路上講,因為這個“倍增計劃”這一次發展思路和原來的各項規劃不同,我們提出來差異化職能指導的思路。也有涉及具體措施的,比如說,我們要如何保證這個“倍增計劃”能夠完成。各項措施涉及到政策體系、政策方面的因素,包括一些大的項目的設計,也有這方面的擔心。 [05-30 15:18]

劉玉珠:總的來講,整體上反映是積極的,政府這個“倍增計劃”是一個比較實的一個計劃,這也符合我們當時制定這個計劃的初衷,就是要把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文化產業的一些原則、思路、目標、任務給它具體化,使中央所確定的宏觀方面發展文化產業的東西,能夠在我們這個規劃中變成具體可操作的,通過這個來反映我們文化部在發展文化產業,貫徹中央的要求,發展文化產業方面提出的思路、目標、方向、路徑。 [05-30 15:18]

主持人:大家的反饋是積極的、切實可行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也有不同的聲音。其中有一個觀點提到,對于文化產業的界定,目前還是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標準,這樣不太有利于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的統計,這個您聽到了? [05-30 15:19]

劉玉珠:聽到了,網友看問題還是看得很準的,眼光很敏銳。關于這個問題確確實實是存在的,因為我們發展文化產業上就是十幾年的時間,包括從文化產業的定義,范圍到內容,應該說還是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一個階段。我們只是有一個基本的范圍,我們看國際上對文化產業的定義也是很不一樣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定義,各個國家也有定義,像美國,歐洲,包括日本都有不同的定義。對于國家來講,定義只能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只是劃定了文化產業大致的范圍,將來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這個范圍也是可以調整的,是一個變量。 [05-30 15:20]

主持人:還有一個觀點,當前很多地方都在熱火朝天的發展文化產業,但是似乎還沒有一個因地制宜的、比較明確的思路。比如說一些文化節、文化園,只是利用文化這個噱頭而已,里面的文化內涵不是特別重。 [05-30 15:21]

劉玉珠:這個是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文化產業在我們國家還處于發展的一個階段,準確地說還在初步發展的階段。這個里面從市場需求,還有政策措施、市場環境,乃至于內容上面,確確實實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認識。應該說各地對文化產業的認識是逐漸趨于共識,包括對文化產業的功能、作用、地位的認識,基本上可以說取得了共識。但是,具體到各地發展文化產業上面,可能由于各地的經濟、社會、文化情況的不同,發展的重點也不一樣。有的在扎扎實實地推進,或者結合本地的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文化的特色,在設計項目,確定發展目標。也有少數地區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個別地區存在急功近利的情況。好像抓文化產業,找不到抓手,就開始建園區、基地,想通過這些項目設計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05-30 15:21]

劉玉珠: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這個規律的認識不是一下子就能抓住的。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特別是在目前文化產業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作為政府更應該保持一個冷靜的態度來面對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特別是要把握文化產業的自身規律,切不可急功近利。好像政府一抓,產業就上去了,不是這樣的。 文化產業的發展它有很多的客觀條件,包括經濟基礎,包括科學技術的融合,包括文化消費能力,包括它的特色,它在內容的豐富程度上,在吸引消費者這方面等等,所以說,對文化產業發展,我們政府管理部門還是要保持一個冷靜的態度來對待,切不可急功近利,在沒有充分的市場調查,或者論證以前,盲目上項目,反而是對文化產業發展是不利的。 [05-30 15:23]

主持人:要有一個冷靜的態度、明確的思路。現在發展文化產業,經濟基礎有了,政策支持有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也很高,有沒有一些制約性的因素影響文化產業發展? [05-30 15:24]

劉玉珠:制約性的因素是很多的。首先是發展文化產業的目的是什么,社會的認同度并不是很一致。有的講,文化產業是一個節能的,是一個生態的,發展文化產業對于增加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增加GDP這方面的作用,這也是一種認識。也有的人認為,發展文化產業可以解決更多的就業等等。 [05-30 15:24]

劉玉珠:但是作為政府來講,我們發展文化產業的目的,主要為了滿足人們對于文化生活的實際需要,這是第一位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是我們現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們對精神生活追求的一個具體表現。所以說,我覺得政府的責任,是一個制約因素。 第二個制約因素,我們在產業政策的上有很多的缺陷,缺陷的原因很復雜。首先我們發展文化產業,要取得社會的認同,對產業規律性的把握需要有一個過程。 在政策、體系的建立上面,我們只能說剛剛開始。這里面包括各項的政策,因為一個產業發展不是幾個單項的政策和幾個單項的文件就能解決的,它是綜合的、各個方面的政策都得有,我認為現在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因素。 還有一個制約因素,我覺得我們在文化的創新能力上,我覺得我們與日、韓一些國家相比,特別產業創新能力上,我覺得我們還是很不夠的。 [05-30 15:25]

劉玉珠:第四個方面,包括我們科技和文化的融合程度,我覺得我們現在文化產業發展很快,我們總的來看,應該說是豐富多彩的,但是我覺得我們在文化產業的關鍵技術領域,我們沒有自己的東西。因為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是一個時代的趨勢,也是文化產業重要的助推器。如果我們在科技和文化融合上,特別是在關鍵技術融合上,我們老是跟在別人的后面,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制約是很大的。 我們在文化產業的關鍵門類,一些技術上,還要嚴重依賴于其他國家一些少數的企業,這也是制約我們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不良因素。 [05-30 15:25]

主持人:您談到了幾項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因素,文化部在下一步發展文化產業的時候,在思路方面,在策略方面,都會把這些考慮進去嗎? [05-30 15:26]

劉玉珠:我們文化部制定的“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實際上就是把文化部關于怎么樣對待文化產業發展,在十二五時期,怎么樣來落實中央六中全會提出的目標任務,應該說給具體化了,從原則、思路、目標、發展的重點以及保障措施,應該說在這個規劃當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05-30 15:27]

主持人:談到文化產業的時候,如果聊到國外文化產業,比如說美國,我們會想到電影,聊到日本,我們一下想到動漫,聊到中國的時候,如果想讓外國人去了解中國的文化產業,最先想到的應該是什么?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05-30 15:27]

劉玉珠:這個問題很難問答,客觀地講,美國的娛樂業,特別以電影為代表的娛樂業,在國際市場上他是霸主,盡管美國從影片的數量來講,它不是最多的,但是它的總放映時間、票房絕對是世界第一,這是毫無疑問的。談到日本動漫,特別日本的動畫在國際市場上也是占據了60%的市場份額。 聊起中國,我們說中國文化產業很大,很綜合,但是很難一下子讓人說出來哪能夠代表中國的,這種代表不僅是國人,而且外國人一說中國哪個方面是屬于最強的,現在好像還沒有。 但是我們有幾個方面還是很突出的,包括我們的演藝,尤其雜技在國外還是有很高知名度的。我們這幾年在藝術品市場,從藝術品產出上來講我們排在世界第一位。從網游和動漫的發展來看,這幾年發展也是很快。包括我們的出版產業、還有中國的電視劇,都是一種蓬勃發展的勢頭。 [05-30 15:28]

主持人:在“倍增計劃”里談到,要加強對于區域文化產業的分類指導,要突出一些特色文化產業群的建立,這個特色主要針對哪些方面來談的? [05-30 15:29]

劉玉珠:我們的“倍增計劃”關于實行差異化的政策指導,主要是根據我們全國目前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實際,根據中央六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特別提出來要實行跨越式的發展,而制定的。 我們認真地研究現在中國文化產業各地的發展實際,提出了差異化的政策指導。所謂的差異化,我們是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我們要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的品質,鼓勵產業創新,來實現跨越式發展。我認為在經濟發達的地方實行跨越式發展是可能的。 但對于中部地區,我們主要還是在完善產業政策,在擴大文化消費,規范市場秩序,來推動產業的崛起。對于中部有些地區,恐怕也不宜提跨越式發展,還不到時候。 對于廣大的西部地區,我們重點就是怎么樣引導西部地區,發揮他的資源優勢,突出他的地方特色,培育文化消費的市場,帶動產業的崛起。總的來講,我們具備了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條件。 [05-30 15:30]

劉玉珠:但是我的理解,經濟發達的地方、中西部一些少數地方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對于其他的地方,恐怕在這方面還有一段路要走。 特別對于地方特色的問題,所謂的特色,就是你當地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所在,這個優勢是什么,我想就是當地政府和當地的投資者,要比我們更有發言權。所謂的特色,并不是說全國我們都是以歷史文化、文化旅游、文化加科技,或者是結合山水,結合非遺。各地有各地的特色,這是中國文化一個突出的亮點。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這個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05-30 15:31]

劉玉珠:比如我們經濟發達的地方,像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地方消費能力比較強,人才聚集,科技研發,以及市場運營能力,它對發展一些新興的產業能力,這是它的優勢。 對有一些地方,它在非遺上或者在當地文化資源的利用上更好。比如說,哈爾濱的冰雪文化,它就是當地的特色。哈爾濱這幾年結合冰雪節,把文化、動漫、文化產業結合起來,從這兩年的情況看是相當好的。 西部地區結合非遺,結合它的優美環境和豐厚的文化資源,開展了一些文化產業項目,效果也特別好。 [05-30 15:33]

劉玉珠:所以說我覺得差異化的發展戰略,需要各地根據各地的優勢,當然這個優勢不僅僅是文化方面的優勢,它既有文化的優勢,也有資本的優勢,甚至于有人才的優勢,來發展我們的文化產業。這樣的話既能讓文化產業豐富多彩,又少走彎路,扎實推進。這要在特色上,在內容上做文章,應該是文化產業發展需要高度重視的東西。 [05-30 15:34]

主持人:也就是說在因地制宜的同時,發揮自然的優勢,更能促進它們的發展。 [05-30 15:35]

劉玉珠:從全國的園區情況來看,應該說分層次。現在文化產業園區也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批評的、指責的、擁護的,各種聲音都有。我們更加注重批評的聲音。 [05-30 15:36]

劉玉珠:最近,我們有關部門對全國文化產業園區也進行了一個摸底,總的來講從國家層面,包括宣傳、文化的這幾個部委,確立的命名的文化產業園區還不到百家,文化部命名了三批,才6家,我們規定兩年命名一次不超過兩家。加上省這一級,從摸底情況來看,全國成規模的文化產業園區也就2000家左右,當然這是指有一定規模,是被納入到當地,尤其是省市政府審批同意的。 [05-30 15:36]

劉玉珠:社會上也有很多種說法,現在說有3萬家園區,一個是數據的來源到底是從哪個地方來的?我們這個方面的說法也不統一,有的是推算,甚至有一些縣,有個鄉鎮也掛個牌子,我叫文化產業園區了。應該說有這個現象,政府要高度關注。 [05-30 15:37]

劉玉珠:但是總體來講,文化產業園區,特別是中央各個部委,還有省、市這一級總體來說,應該說還是健康的。我說的“健康”是指首先在園區的內容上、在特色上或者是在目前的經營狀況上,總體還是能夠生存下去的,有的園區也是發展特別好,也引起了各個方面的仿效。 但是應該高度注意的是,發展文化產業園區存在的一些問題,這個問題不是今天才發現的,應該說我們從09年就開始關注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通過調研,2010年文化部專門發了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管理辦法》,包括地方的園區,我們提出了明確的準入標準。應該說從目前來看,我們把這些文件拿出來,重新來學習和研討了一下,應該說目前也是對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有指導意義的。很多東西是量化了指標,不是宏觀提出一個什么什么,我們要在指標上量化。 [05-30 15:38]

劉玉珠:當然在發展園區的過程中,有一些地方,或者有一些急功近利,甚至有些誤解,認為政府一抓,這個園區一建立,好像產業就發展了,這個園區建立了就能夠受到社會的歡迎。這也是一種誤區。 我覺得文化部對發展園區,有在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的初級階段,要使內容得到示范,使科技和文化的融合能夠得到加強,使人才能夠盡快成長起來。這個思路我覺得我們是積極的。所謂的審慎,就是要防止盲目上項目。我們文件制定的初衷就是這個思路,既要積極,更要審慎。我們對建立國家級,省一級,建立文化產業園區有一定的標準,既有硬件的,也有軟件的,而且有些指標是量化的,可以操作的。總而來講,各地貫徹執行情況都是比較好的。 [05-30 15:40]

主持人:對于國家文化產業園區和地方文化產業園區在政策支持方面,在發展定位上應該是有一些不同的吧? [05-30 15:41]

劉玉珠:對,這個不同是肯定的。從國家的層面來講,少數的文化產業園區,使產業能夠聚集、企業可以孵化、內容得以展示、人才得到培養,使它規模化,專業化和規范化管理,這是從成為國家級園區這個方面來定位的。而且我們每一個園區,我們文化部批了6個園區,應該說是體現了既有文化資源型的,又有文化和旅游的,又有科技的,又有歷史文化的,又有和當地的特色、非遺結合的,從目前情況來看總體是挺好的。 [05-30 15:42]

主持人:在發展過程中,國企和民企的比重,兩者是一個怎么樣的關系? [05-30 15:43]

劉玉珠:作為文化部來講,我們在文化產業這個領域當中,我們沒有過多的關注是國企還是民企,只要對文化產業進行投入,只要對文化產業有興趣,我們都是一種歡迎和開放的態度。國企我們歡迎,民企我們也同樣歡迎。 我覺得文化部從上世紀末我們就開始在文化市場、文化產業發展中,鼓勵民營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當中。我們做了一些政策調整,應該說效果還是很好的。從政策上,我們沒有區分,但是我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歡迎有實力的國企和民企,投入到文化產業,特別是在內容的方面,特別是原創,還有包括科學和技術這個方面。想吸引更多的有實力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投入到這個方面來,這樣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品質。 [05-30 15:44]

主持人:十七大以來,中國的動漫發展得非常好,從數量上、影響上,都是有很大的突破和改變,可以說中國已經當之無愧成為了動漫大國,對于動漫產業來講,它的下一步發展目標是什么? [05-30 15:45]

劉玉珠:你說動漫產業發展非常快、非常好是指什么?就是相對之前的狀況看,縱向比,我們與前幾年相比,我們不管是數量上、質量上、品種、品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我們應該說是有很大的進步,甚至于有很快的發展,而且這個發展也得到了國人,包括一些其他國家這方面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同。 但是我們還要橫向比,我們與歐美、日、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應該看到更多的是我們的差距,我們有信心,就是因為我們這幾年發展很快,從摸索的經驗來講,我們是可行的,市場的反映是積極的,應該是更加看好的。 [05-30 15:45]

劉玉珠:在動漫產業發展上,我們已經度過了動漫產品的饑渴時代,現在需要在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意提升動漫的品質、動漫的品牌、動漫的原創能力,包括它的內容和市場的運營等等方面的能力。我們雖然是一個動漫消費大國,但是我們離動漫強國還有很遠的距離。所以說不管是動漫的愛好者、動漫的生產者、創作者還是政府管理部門,對此都應該有清醒的認識,我們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動漫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積淀和摸索,才能夠逐步的被社會所接受,特別是動漫的品牌,要被社會廣泛的認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05-30 15:46]

主持人:對于政府來講,如何引導動漫產業向更高的目標——動漫強國的目標去邁進? [05-30 15:48]

劉玉珠:我們必須立足于現實,包括我們現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時期動漫產業發展規劃》,當然這個規劃不僅僅是文化部的,我們十部委在共同會談中,我們想通過這個規劃,來向社會表明,政府在發展動漫產業上的原則、思路、目標、措施。如果這個規劃能夠出來,我覺得這對引導動漫產業健康發展,應該是有很大的意義。 整個動漫產業現在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存在的問題也是相當多的,尤其是我們同國外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包括文化的原創這方面,包括我們創新能力方面,包括我們的品牌、市場運營以及衍生產品,甚至于市場環境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所以說,我們想對動漫產業來講,我們想有一個持續的健康的發展,還需要通過艱苦的、細致的,扎扎實實的努力才能夠實現。 [05-30 15:49]

主持人:真是任重而道遠。在您來之前,我們從網上搜集了一些網友關心的問題。有一個網友問,請問劉司長,對于文化企業該如何走出去,您怎么看?企業如何借力中國的文化走出去?政府有什么支持的渠道和政策? [05-30 15:50]

劉玉珠:對于企業走出去,我個人的看法,首先要文化走出去。從政府層面上,我們走出去的目的是讓不同的國家、不同民族,特別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了解相互之間在文化上的差異,通過文化把中國介紹給世界,增強彼此之間的相互了解,加深交流,彼此互相尊重,來實現和諧的發展狀況。 [05-30 15:51]

劉玉珠:首先還得要做好基礎性的工作。關于走出去,你的產品和服務你要走到世界的哪個國家,哪個地區,要充分的了解這個國家和這個地區文化的消費習慣,包括它的風土民情,包括它的法律法規,包括它的市場環境,最好能夠找到和當地可以信賴的企業來合作,穩扎穩打為好。 在這個方面,我國有些企業走出去,也是很成功的,包括像深圳的華強,天壇演藝等等,有一些應該說是走出去是很成功的,也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 走出去這個工作,對于企業來講,既要看到我們的優勢,但是一定要了解你去的國家和地區,要進行一次總的評估。這個不可盲目。 [05-30 15:52]

主持人:還有一個網友問,現在部委頻頻和銀行合作,文化方面的“部行”合作有怎樣的具體內容嗎? [05-30 15:53]

劉玉珠:因為文化產業現在急需要與資本市場對接,需要信貸支持,在這個方面,對于廣大的中小企業而言尤為突出。因為大家知道,文化企業都是一些輕資產的企業,現在正是它需要資金的時候。銀行和資本市場還需要有一個對它的認同,這個認同還需要各個方面探索。 [05-30 15:54]

劉玉珠:文化部和有關部門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實際上就想搭建一個文化企業和銀行對接的平臺,這個平臺現在已經建立起來了,文化部緊接著也會和有關銀行合作。可以講,目前所有的大銀行,文化部都和他們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就是共同合作。這個機制從2009年到現在,應該說效益還是挺好的。 [05-30 15:55]

劉玉珠:從10年開始我們有一個統計,這兩年銀行向文化產業單位投放了187億的貸款,我們證券市場到今年2月底也有380億的企業融資或者債券。中央也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文化系統這兩年也有很多的工作。這些錢對于整個國家來講不是很大,但是它的意義是很深遠的。因為原來我們沒有這方面的、任何可以學習借鑒和咨詢的經驗,現在我們還在逐步摸索。文化產業單位和資本市場、金融單位,現在搭建了一個溝通的平臺。 [05-30 15:57]

劉玉珠:第二,文化部為了便于廣大的中小文化企業解決信貸的問題,我們有一個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單位或者這個企業你有什么樣的項目,你想得到什么樣的金融支持,甚至你想跟哪一家銀行合作,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和合作的銀行進行對接和聯系。包括文化產業園的交易所,包括有的地方其他方面也都是陸續來建設平臺。 [05-30 15:58]

劉玉珠:關于文化產業投融資的建設,我們也是剛起步不久,也是在摸索和實踐的過程中,而且這個過程有時候它是需要有一個認識,或者需要一個共識。你比如說,銀行現在對于文化產業的前景特別看好,也想積極擴大這方面的業務,想在這個方面有更多的進展。但是有一些具體問題沒有解決,比如有一些文化資產的評估問題,這就是一個實際的問題。所以說,現在面臨著對文化產業,特別對銀行來講,也有一個怎么樣創新和怎么樣根據文化產業發展實際,來設計政策的問題。 [05-30 15:59]

劉玉珠: 我們也在和銀行加強這個方面的聯系,包括各種調研,我們把問題都提出來了,我們有的調研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收益,這方面的進展還是很不錯的。但是,要想徹底解決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包括政策的設計,包括市場的監管,還有很多的路我們要走。 [05-30 15:59]

劉玉珠:還有一個我們這幾年也是在做,就是關于企業上市的問題。我們在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這兩年情況還很好,先后有超過50家文化企業成功上市了。我們是在逐步探索,怎么樣能夠使文化產業在快速發展、特別是文化企業在發展中,怎么解決它的金融問題。應該說政府是認真積極的,但是要想一次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也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在積極推進,我相信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個問題是能夠得到解決。因為市場有這個需求,銀行也看到了這方面巨大的發展前景,同時政府也在積極地推動,這個問題應該說會在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得到解決的。 [05-30 16:01]

主持人:對于文化產業投融資文化建設這方面,也有一些比較詳細的一些策略? [05-30 16:02]

劉玉珠:這個方面我們也有一些設想,大的方面我們九部委的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了,緊接著我們和銀行的合作,包括銀行怎么樣給文化企業提供服務。我們利用中央專項和各地方的專項資金這個方面,也有了一些進展。同時,怎么樣利用資本市場來解決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已經也有了成功的實踐。但是要真正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方面規劃和設計有,但是我還不能說。這個問題要經過多長時間就能徹底解決,我只能表態,我們會抱著一個認真、積極的態度來做好這項工作。 [05-30 16:03]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劉司長為我們大家解讀了當前文化產業發展中諸多廣泛受到關注的問題。更多的內容請您瀏覽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謝謝網友的觀看。 [05-30 16:04]

編輯: 張少虎 標簽:

精彩熱圖

"人吃人"受害者身份曝光

世界上最奇怪的九大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