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速之后怎么辦? 辨析“中國速度”與轉型路徑
出口同比增速下滑、投資和消費增速回落、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2012年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呈現放緩跡象,引發國內外關注。
如何看待2012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應對經濟減速可能凸顯的矛盾?如何避免陷入“既減速又難調結構”的困境?圍繞一系列熱點問題,參加博鰲亞洲論壇的中外嘉賓深入討論,探尋經濟增長的節奏和路徑。
是“主動減速”還是“被動調整”?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許多嘉賓對近期中國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表達了關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1.4%,比去年12月份回落1.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去年全年回落2.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速度創12個月以來新低。
“在全球經濟問題迭出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不可能獨善其身。”參加論壇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菲爾普斯說,由于歐債危機持續、美國經濟乏力,加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開始走緩,中國調低經濟增長預期被認為是大勢所趨。
菲爾普斯解釋說,中國經濟減速,“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價格的下滑、基建投資速度放緩,并且出口很可能出現一個較大幅度的下降。”他舉例說,“出口下降是被動的”。
更多與會嘉賓則認為,中國政府下調增長預期目標,“主動調整”成分更多。正如美銀美林大中華區經濟分析師陸挺所說,這是“主動減速”,目的是為了實現“軟著陸”。
陸挺表示,多年來高達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引發內需和外需等多種失衡,中國政府必須通過適當放慢速度矯正這些失衡。
“中國經濟主動減速,向外界傳遞出經濟增長更重視質量的‘積極信號’。”與會的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史蒂芬·格羅夫表示。
“主動降速有利于穩政策、穩增長、穩物價和穩大局。”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說,有了“四穩”基礎,就可以為“加快轉型、深化改革、改善民生”預留更多空間。
現在中國政府預設的經濟增長目標是指導性的,不是指令性的。從以往經驗看,在多方博弈下,中國經濟實際增長率都會超過政府的預期目標。
減速之后,近千萬“就業增量”如何消化?
“主動減速”表明中國愿意為經濟轉型承受一定代價。那么,如何應對減速過程中凸顯的就業難等矛盾?
“我們不再盼望看到兩位數的增長,但很多問題需要在發展和增長過程中解決。”樊綱說。
按照政府預期目標,2012年中國城鎮預計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要控制在4.6%以內,經濟減速后就業壓力不可小視。
對此,樊綱說,中國有8億勞動力,其中30%至35%依賴農業生產,還會有大量勞動力不斷遷移到城市,需要通過經濟增長解決就業的結構性問題。
“沒有質量和效益的高速度不可取,但過低速度更不可取。”春華資本董事長胡祖六認為,“中國經濟至少要在未來25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否則難以消化城鎮化過程中的矛盾。”
一些嘉賓認為,具體到行業,受“減速”影響的情況將有所不同。廣州汽車集團公司負責人表示,汽車生產行業自然形成的增長慣性依然存在,2012年中國汽車業的增速預計會高于7.5%。
雖然注意到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減緩跡象,但與會嘉賓大多仍對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長期走勢持樂觀看法,認為“不必夸大減速期面臨的問題”。
“從長期看,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能夠支撐未來10年以上8%左右的增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不是‘二選一’的命題,關鍵是通過持續改革破解體制障礙,釋放發展潛力,尋求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對此,菲爾普斯也認為,如果平衡好增長和轉型的關系,中國具備從內部實現自主創新的潛力,從而創造出內在發展動力,持續產生足夠多的就業機會。
如何避免陷入“既減速又難轉型”的困境?
讓經濟增長不再“緊繃”,目的是為轉型發展“騰出”空間,但怎樣改革才能“填補”上這個空間,從而避免經濟硬著陸、陷入“兩難”境地?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開幕式上表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轉方式的主攻方向,擴大內需是結構調整的首要任務。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推進新一輪改革的戰略機遇期。”遲福林說,應抓住外需減少的契機,加大改革力度,增加政府用于教育、醫療、住房和社保等領域的支出,力促經濟主要靠內生動力均衡發展。
李克強副總理在論壇上強調,我們將深化財稅、金融、價格、收入分配、企業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
“清除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弊端,難度不言而喻。”遲福林認為,下一步改革的關鍵是沖破既得利益群體的改革阻力。
“轉型發展需要注入新活力。”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保育鈞表示,必須進一步釋放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尤其應加快國企和金融領域的改革步伐。國務院近期強調逐步打破壟斷,提出鐵路、金融、航空、電信等行業逐步對民營企業開放。“這顯示了政府深化改革的決心。”
“經濟轉型需要政府推動,但主要還靠市場機制解決。”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如果改革到位,解決好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城鎮化等制約消費的制度安排,中國就能跨越‘拉美陷阱’,成功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來源:新華網(記者 王暉余 周正平 夏冠男)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