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行道繪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現實中,工作本身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不同工作背后所附帶的社會保障等福利差異卻把人固定在了不同領域。“體制內”的人出不去,“體制外”的人擠不進來。為了讓勞動者人盡其才,政府該如何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公平性建設,努力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值得認真探討。
兩難,體制內也有煩惱
體制就像是一座“圍城”,“城里人”工作滿意度不高,卻缺少跳槽的勇氣;“城外人”明知競爭激烈,仍千方百計想擠進來
寫材料,開會,寫總結,幾乎是常莉工作的全部。
大學畢業時,行政管理專業的常莉放棄了上海某外企,進入了北京某國家機關從事行政工作。這一干,就是6年。
常莉說,機關工作雖然穩定,但每月4000多元的工資,生活實在拮據。逢年過節時,單位也會發一些水果、日常用品,有時也會直接發購物卡,可除去每月2000元左右的房租,再加上日常消費,每到月底工資總是所剩無幾。
不過,這還不是常莉最煩心的事。在大學里,她曾是學校的文藝活躍分子。制作海報、拍DV、策劃宣傳片,樣樣在行。她曾經立志要做廣告策劃人,而今,干著不用上大學也能干的活兒,日復一日消磨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夢想已經漸行漸遠。
常莉陷入了兩難境地,“跳槽吧,舍不得干部編制;繼續堅持吧,又覺得如果一輩子這樣庸庸碌碌地過,也沒多大意思。”她心里五味雜陳,感覺自己像是進了一座“圍城”。
不少機關工作人員有著和常莉類似的煩惱。專業不對口、學無所用、個人能力得不到施展、發展機會受限……雖然有這么多不如意之處,卻總是守著“體制內”的穩定工作,缺少跳槽的勇氣。
與他們想走出去,又缺乏實際行動不同的是,更多體制外的人則一門心思想擠進來。
11月25日的國考現場,依然是人山人海。27歲的羅永華一大早就來到了北京工業大學的考試現場,這已經是他第四年奮戰國考了。
羅永華在一家中型民企做會計工作,白天他要對著發票和報表忙碌,一到晚上和周末,他就投入到國考復習中。進入11月后,他更是推掉了所有的聚會和應酬,專心備戰。
“這幾年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報考人數年年攀升,要想考上就得多下功夫啊!”羅永華說,他在網上論壇里有一幫“考友”,有時候大家也會互評申論,雖未謀面,但他感覺處處藏龍臥虎,自己還需加把勁兒才行。
不獨是有工作經驗的人蜂擁而上,應屆畢業生也一直是國考的生力軍。特別是在一些大學院校的文科專業,幾乎是全班出動參加國考。
2013年國家公務員招錄再度升溫。據統計,這次國考共計劃招錄2.08萬個崗位,有138.3萬人報名并通過資格審查,112萬人參考,平均考錄比例53比1,競爭最“慘烈”的崗位報考人數更是突破9000人,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