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垃圾也能當燃料?沒錯。在北京化工大學食堂,從餐廚垃圾里提煉出來的燃氣已經派上了用場。這套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由北京化工大學師生自主研發,有望在全市推廣。
餐廚垃圾是怎么變成燃氣的?下午1點,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園的餐廚垃圾處理廠房實地探訪。
80多平方米的廠房里,一臺正在運轉的機器發生嗡嗡的轟鳴聲,空氣中還散發著一絲酸臭味。兩名身穿白大褂的技術人員正在查看設備運轉情況。記者看到,設備主體是一個高5米的大罐子,矗立在廠房中間,占據了廠房近80%的面積。兩名工人師傅站在廠房一角的二層平臺上,搖著滑輪,把剛從食堂運送來的餐廚垃圾桶提上來,倒在分揀平臺上,然后用夾子把餐廚垃圾中的筷子、塑料袋挑揀出來。
“雜質分揀,是垃圾處理的第一步。”負責該項目管理與運營的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丁帥介紹,這套設備采用的是“厭氧制沼氣”工藝,雜質分揀后,進行油、水分離,之后再投入生物菌發酵形成氧氣和氫氣,實現對餐廚垃圾的全方位處理。
分揀平臺上,兩名工作人員麻利地把分揀后的餐廚垃圾推入平臺末端漏斗里。經過初步分揀,原重達100多公斤的餐廚垃圾,只剩下2公斤雜質,垃圾減量達到98%。“漏斗下就是油隔層,通過這道程序,餐廚垃圾中的油就能過濾出來了。過濾出的油脂,也叫生物毛油,可以作為學校實驗室的原料。”
正說著,記者看到過濾后的餐廚垃圾通過傳送帶進入破碎池,開始了操作的第二步—破碎、擠壓。肉塊、饅頭、蔬菜、骨頭經過破碎、擠壓,變成了5毫米的碎塊,米飯也被擠壓變形。
“第三步,這些破碎的餐廚垃圾都將進入發酵罐中。”丁帥拍了拍廠房中間的大鋼罐說,“它的‘肚子’里盛的是經過水解酸化的餐廚垃圾,在里面經過30天的發酵后,就會產生沼氣,俗稱甲烷,甲烷經過提純就成了燃氣。”目前,北京化工大學食堂使用的部分燃氣就是餐廚垃圾“變”成的。而處理餐廚垃圾的沼液和沼渣最終會流入沼渣池,它們可以作為樹木、花草的有機肥料。
北京化工大學于2011年成立了專門研究餐廚垃圾的課題組,經過多次實驗研究出這套餐廚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利用技術。此后,學校與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投資85萬元進行了垃圾處理廠房與設備一期建設。
“每噸餐廚垃圾產生的燃氣量,夠普通家庭用一個月。”丁帥介紹說,現在這套工藝,日處理餐廚垃圾1.5至2噸,每噸可產生沼氣120至150立方米,日產固體有機肥0.5噸,生物柴油原料油提取率可達60%。“這些程序進行下來,來自水電、人員、設備等方面的成本每天僅需約150元。”
“雖然比市政運輸費用高出10元到20元,但給環境帶來的好處是無法估算。”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王龍介紹說,目前,大部分的餐廚垃圾都是通過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的,餐廚垃圾中的滲濾液滲入到土地中,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在自然條件下無法自行恢復。其次,一些食堂、飯店出于利益誘惑,把餐廚垃圾賣給一些不法分子用于喂豬、提煉“地溝油”等,都會對居民的身體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北京化工大學設計團隊計劃在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沙河高教園區進一步開展試點,用食堂每天產生的餐廚垃圾作原料,制造燃氣、生物毛油和有機肥料,節省校園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