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士日前表示,監管部門鼓勵基金公司多推固定收益類產品,滿足大眾投資者的需求,希望未來固定收益類產品能占到基金總資產的一半。目前,基金公司最多可以同時上報3只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募集申請。
這位人士表示,由于我國基金公司偏好發行股票型基金,這使得基金業經過十幾年發展,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遠遠低于權益類產品。隨著A股市場持續震蕩走低及監管層推動,低風險產品越來越受青睞。2011年保本基金的爆發式增長及今年理財類債券基金的熱銷,便是極好的證明。現在固定收益類占比已達到25%左右,而新興市場這一比例平均是45%。
目前,監管部門主要考慮繼續強化固定收益類產品25%的占比,未來再向50%發展,使得固定收益類和股票型基金基本平衡。監管部門希望基金公司根據客戶偏好,開發不同的產品,既能給少數高端客戶提供一些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的投資組合,也能為大眾投資者設計出一些可以跑贏通脹、風險又不太大的產品。
今年以來,證監會優化了基金分類審核,允許基金公司同時上報QDII基金、創新基金及3只普通境內基金。基金管理公司通過境內基金通道上報產品,不再按照固定收益類基金、主動投資的偏股類基金、指數類股票基金的分類方式分別排隊,可以同時上報3只基金的募集申請,這3只基金可以是同一類型,也可以是不同類型。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