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饃饃
陳曉卿
做年糕
長街宴
酥油煎松茸
素湯
蔥燒海參
無錫排骨
藕盒
文思豆腐
從5月14日直到今天,一部名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受到網友熱捧,以此為話題的內容頻頻“刷屏”,5月21日悄然登上了微博話題搜索的榜首位置,單日搜索超過15萬次,是位列第二話題的將近兩倍;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環比增加了13.54%。大多數網友表達的觀看體驗極為詭異——“口水和眼淚齊飛”:“美食里蘊含著中華文明,能夠感受到民族的偉大。我不僅餓了,也流淚了”;“大半夜的放這種電視,完全沒辦法睡覺!!!口水流滿床”;“帥成渣了!文化,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無須刻意創造”;“我所有的童年美好記憶,都是這種人與自然的微妙和諧、親情和吃”;“現在一吃雞腿,就會想起小時候奶奶做的雞腿,想起愛我的奶奶”。
“作為一個海外留學生,這個紀錄片看得我又是流口水又是流淚,那些吃不到又想念的美食讓人直撓墻啊!最好吃的就是習以為常的家常菜,看著就記起自己離開已經很久了。”還有人說這個片子比國家形象片拍得更能代表中國,“加上各種語言的字幕,向全世界播放!”“居然看到淚奔了,這不是個美食節目嗎?”
不,它還真不是純粹的美食節目。照我看來,《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闋關于中國往昔的田園牧歌,隱隱包涵了我們民族文化最美好的部分。
味到深處即是家
秋山影深,奔涌的呼蘭河上,水霧彌漫,太陽初初破開云層。回到老家的朝鮮族女兒金順姬,向媽媽學習做泡菜。辣椒、糖、梨塊、蝦醬層層抹勻。晚上,幫忙的鄰居聚在家里吃飯、唱歌跳舞。
方興玉的女兒代替媽媽執掌豆腐坊,挑起油豆皮晾曬,是陽光下的透明;用家傳的酸水點鹵,讓有益菌滲透到每個角落。豆腐塊在時間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中慢慢地白毛如絲,火上烤焦,點上紅紅的辣醬,詳盡而詩意的創造過程讓觀眾忍不住想“舔屏幕”。
縱觀整個7集構成的紀錄片,其實一大半時間講到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而是那個地方的環境和人們的生活,這些鮮活的人物讓觀眾樂于將自己代入,并產生共鳴。正像成語大多生成于具體歷史情境,各種食材和料理方法,也都來自于一個有山有水的地域、一個有共同生活習性及風俗的族群,或者一個有情感有經歷的個人之手。這是一種立體、全息的呈現,我們由此可以理解為什么某地會生長某種食材、某個食物為何如此制作,還有為什么當我們吃到某種并不驚艷的口味時,會想起母親、家和故鄉。
就像本片總編導陳曉卿美食博客中的那種意境:他帶兒子回故鄉吃早餐,點湯之后,又去附近端來糖糕、芝麻燒餅和油條,看著吃得滿頭大汗、心滿意足的兒子,有種溫暖的成就感,想起20年前父親帶自己來吃,彼時那關切的眼神和微笑,此刻正準確地浮現在他的臉上。陳曉卿說,再高級的廚師也沒法還原某個家庭的氛圍和拿手菜的味道,那種滋味,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至味入心,味到深處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是美食,而是以食物為基點,向四周延展的“中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