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繁榮吸引投資 政績漂亮容易提拔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日前在局務會議上表示,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堅決懲治和積極預防在統計上弄虛作假是統計系統廉政建設的首要任務。對此,統計專家指出,如果深挖數據造假背后的授意者及獲益者就會發現,要想從根本上遏制和杜絕統計數據造假,就必須改革干部選拔評價機制,只有徹底斬斷造假背后的利益鏈,讓造假者無利可圖,才能還統計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數字出官 官出數字
統計數據造假問題由來已久,比如,地方GDP總和屢超全國數據;“被統計”、“被增長”、“被富裕”等諸多“被”字頭話語紛紛出現。光鮮數字的背后,是裝扮的繁盛,虛假的紅火,既有地區招商引資的利益驅動,也有團體和個人的利益追求。民間流傳的一副對聯對GDP造假的現象和過程作出了解釋:“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級騙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橫批“數字出官,官出數字”。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統計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金勇進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其實數據造假有其規律性,即:越是強調、越是熱點的數據越容易被造假。“強調”本身就是一種唯意志論,如果片面強調經濟增長,經濟數據也就容易出問題。GDP數據造假,正是強調經濟增長、“唯經濟增長”這一政績觀的體現。
實際上,今年國家統計局已經改變過去地方數據層層匯總的方式,推行數據直報,期望從技術手段和方法上提高統計效率和質量,防止數據造假,此舉可謂用心良苦。但在此期間,山西河津等地卻被曝出地方部門干預企業真實數據上報的事件。媒體調查也發現,不少市、縣、區通過成立“統計改革小組”或印發文件的方式,對企業直報數據采取行政干預,甚至實施“數據雙軌制”。
金勇進指出,可見,面對當下地方政府深厚的“GDP情結”,統計局的內部管理仍無法抑制地方數據造假的沖動,人手一套軟件也不能解決制度設計上的障礙,數據造假深層次的原因值得深思。
一味追求“漂亮”政績單
有人說,統計是“社會的溫度計”,是決策者研判形勢進行決策的“羅盤”。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王二平研究員則形象地把統計比喻成 “號脈”,他對本報記者說:“號脈是為了發現問題,進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如果號錯脈了,結果可想而知。”
金勇進表示,即便數據造假是個別現象,它也會損害政府的整體形象,正如馬建堂局長所言“統計的公信力就像層窗戶紙,捅破了容易,維護、修復很難。”此外,如果形成了弄虛作假者升遷而老實人吃虧的風氣,就會擾亂干部選拔評估的導向和基礎,危害很大。
金勇進說:“就統計局本身的工作而言,他們沒有造假的動機,我認為最需要追求政績的是地方鄉、縣一級的中下層干部,他們最需要一個‘好看的數據’,需要者也就最容易成為授意者及受益者。”正是在追求更“漂亮”政績單的強烈沖動下,數據弄虛作假才有了現實必要性和可能性。
切斷造假背后的利益鏈
那么,怎么預防數據造假?
目前各級地方政府統計機構雖然在業務上接受國家的統一領導,但在干部任免、業務經費保障等關鍵環節還主要接受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統計干部的“官帽子”也主要掌握在地方領導手中。在這種體制下,地方政府統計部門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如何更好地為當地黨政領導需求服務”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此,王二平表示,從制度設計上看,關鍵是地方統計機構要實行相對獨立的管理體制,獨立運作、獨立評價、獨立報告,從而更加獨立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此外,修訂后的統計法已于2009年發布,但至今仍有個別基層政府機構置統計法和國家統計制度于不顧,以各種或明或暗的方式,干預企業獨立真實上報。分析個中原因,金勇進說:“現在雖然有統計法,但誰來執法,犯了法怎么辦,執法的依據是什么,還不清楚,發現錯數,不過是再退回去重報,大多還只是停留在說服教育或者通報上,沒有足夠的懲處力度和威懾力。”
他尖銳指出,其實,統計數據造假并非“工作失誤”,數據造假不僅是統計領域的腐敗,還是與此利益攸關的社會群體的腐敗,因此,對造假者須用重典,加大問責和懲治力度,嚴懲方有足夠的威懾力。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改變干部選拔考核的導向和機制。只有釜底抽薪,切斷造假背后的利益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讓造假者無利可圖,才能徹底消除地方政府干預數據的利益沖動。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
相關新聞:
優酷土豆合并滿月 股價跌流量降未取得理想效果
早春熱銷開幕季 終極秒殺純德國進口流量開關
新iPad 4G上網流量"高不可攀"
今年春運期間 福州空港客流量首次突破1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