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出書"叫我如何不宰你" 自稱旅游維權第一人
給你一個尊嚴之旅。
揭黑導游鄔敬民春節后又在媒體上“開炮”了。
“在三亞,新開發的一個景點,政府定價是每人128元,底價你知道是多少?10塊錢!賣給游客80塊,自己能掙多少?”
“在三亞,那些餐廳六七百元一斤的石斑魚,我自己去市場買,平時可能就38元,春節貴點兒,50元。”
“在海南,行業內有句黑話叫“填坑”。‘一米坑’就是每個游客導游要賠100元,也就是說他必須想辦法掙出100元才保本。現在甚至有很多‘十米坑’,導游壓力大,不玩兒命宰你才怪。”
這不是他第一次站出來“罵”這個行業了。只不過,這次,他用時髦的微博回應三亞春節旅游被宰事件。
在微博里,他介紹自己:揭黑導游、旅游維權第一人,《叫我如何不宰你》的作者,上過6次央視。
微博注冊不到4個月,鄔敬民沒怎么打理,他不是微博控,到2月6日,他的粉絲還差一個才到500。
鄔敬民不愿意簡單地描述個別的旅游被宰事件,他喜歡將宰客上升至整個旅游行業,甚至“影響國家、民族的尊嚴,損害游客的利益,有礙兩岸統一”。
他對行業“起義”,是在2006年1月的深圳導游培訓大會上。再也憋不住的導游鄔敬民利用培訓間隙,連續兩天,跳上講臺,說明導游生存困境,痛斥行業混亂,“算是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回到家中,鄔敬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還寫了封信給當時的深圳旅游局長。“信的內容可是一點也不客氣”,鄔敬民把自己比作一把要出鞘的利刃,“如果你們有眼光,有抱負,可以利用我這把刀殺出一片新天地。但是,如果你們目光短淺,沒有勇氣,不敢用我這把刀,讓他流落到江湖上,這把刀同樣會出鞘,同樣會見血,但是有可能是你們身上的血。”
鄔敬民1994年開始接觸旅游行業,1997年正式從事導游工作。愛上旅游,是因為出門讓自己“大開眼界,領略到外面世界的精彩”,但鄔敬民很快發現,導游職業并非看上去那么美。
鄔敬民可以隨口說出導游在外界的“惡劣”形象:“黑、貪、狠,就知道騙人。”“景點介紹得一塌糊涂,進了商店卻精神百倍,拼命鼓動你買東西。”
導游職業本身更是讓鄔敬民苦不堪言,“起得比雞早,干得比驢多,吃得比豬差,曬得比烏鴉黑,住得比鼠窩差。”“被媒體罵得比豬狗不如,被旅行社宰得比兔子還慘,被客人投訴得比綿羊還乖,被旅游局罰得比螞蟻還多”。
時間久了,鄔敬民實在忍受不了自己的“宰客”行為,帶團時,他開始勸誡游客不要購物,免進陷阱,有游客反而譏他是旅行社里的“漢奸”。“在公司的業績排行榜上,我永遠都排在最后邊,剛畢業的小姑娘都超過了我。”“當了這么多年的導游,在深圳還是住在租來的房子里,許多人不相信”。
鄔敬民開始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我已經買好了保險,如果有什么意外的話,最多可以獲賠20萬,足夠老婆孩子用的了”。2005年12月2日,鄔敬民將寫好的《叫我如何不宰你——一個導游的自白(之一)》放在了網絡上,直至貼完了10萬字。
鄔敬民很清楚,與這個行業徹底決裂的結果意味著什么,但他的想法越來越大膽,“我想在旅游界發起一場革命,告知每個旅游者低價游及購物的內幕,喚醒百姓的理性消費意識。”
事實很快驗證了鄔敬民的預見,在導游大會上的激烈抗爭讓他失業了。但他沒有急著去找新的工作,而是雄心勃勃地制定了“革命”計劃,“準備大干一場”。
鄔敬民聯系出版社、電視臺,準備把自己的文章印刷成書,擴大影響,推廣品質旅游。還寫信,寄給國家旅游局長。
出版社和媒體沒有對鄔敬民表示出興趣,唯一收到的是來自一個出版社的電子郵件,里面的回答讓鄔敬民冷靜了一點。“內容很好,但太尖銳,我們不方便。謝謝信任。”
國家旅游局長也在鄔敬民的信上作了指示,肯定了他的行為,說是非常重視。鄔敬民覺得此事引起了領導的關注,“就一定有機會大有作為”。他甚至下了決心,一定要將這些文字出版成書,即使是非法出版。
鄔敬民甚至還想到,一旦自己因非法出版被逮捕審訊的時候,會慷慨激昂地告訴法官,自己是明知故犯,知法犯法,但目的是為了拯救混亂的旅游行業,大有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哈哈,有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有些不可救藥。”鄔敬民說。
最終,鄔敬民的朋友果然幫他弄到了一個香港的書號,印刷書花了接近4萬元,也是朋友贊助的。書倒是印了出來,卻不能在大陸銷售。
鄔敬民決定更積極地炒作自己,他主動聯系央視“面對面”的主持人王志,要求對方采訪自己。王志還真的采訪了他,節目在2006年5月7日播出,題目就是書的名字:《叫我如何不宰你》。由此,事情才起了更多變化。
讓鄔敬民吃驚的是,央視節目播出第二天,深圳旅游局長宣布“提前8年退休”。第三天,國內的出版社找到鄔敬民,也不害怕尖銳的問題了。
鄔敬民“出名”了,那之后,媒體的采訪接二連三地都來了,“報紙、電視、雜志、電臺、網絡,各地的都有”,他還收獲了一個響當當名譽:2006年度全國十大消費維權人物。
在大會上“鬧場”、出書、上電視僅僅是鄔敬民炒作自己、宣揚品質旅游的“手段”,他隨時會有奇思妙想引發輿論的關注。
出名不能當飯吃,在深圳失業后,鄔敬民就沒有過“好日子”,手頭總是缺錢。最讓他心酸的是,從廣東清遠老家去北京前,靠微薄退休金生活的老媽往他手里塞了500元,“快40歲的男人還要老媽的錢,那是什么滋味。”而有的導游同行,都在深圳買了4套房。
即使如此,鄔敬民仍在繼續實行旅游業“革命”計劃,他在廣州的旅游網站打過短工,在張家界試驗過品質旅游,在海口當過旅行社的顧問,在北京幫朋友開拓尊嚴之旅的事業,最終都沒有多少起色。
唯一讓鄔敬民覺得還算成功的實踐是2007年年初開創麗江品質旅游根據地,最后也因為當地的壓力而“失守”。
一到麗江,鄔敬民就在一些旅游論壇里發帖:《揭黑導游鄔敬民上了井岡山》,并留下了在麗江的聯系方式。因為是旅游論壇,在線的基本上以同行為主,這樣的帖子招致罵聲一片。有人還說只要見到鄔敬民,就會打斷他這個旅游業叛徒的腿。
鄔敬民不管那些謾罵聲,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新組建的旅游公司的辦公室外墻上掛了“無購物旅游”的牌子。這塊牌子讓游客耳目一新,卻讓麗江同行怒火中燒,讓鄔敬民遭遇“鴻門宴”。
當年9月上旬,麗江導游、旅游車司機、旅游協會、旅游局官員邀請鄔敬民到一家四星級酒店吃飯。飯局上,麗江的旅游業代表們告訴鄔敬民:“‘無購物旅游’給游客洗了腦,他們都不消費了。”“你可以做品質旅游,但不能說別人壞。”
離開麗江的時候到了,鄔敬民給自己的麗江之行作了簡單總結:試點很成功,壓力比山大。“無購物旅游”的牌子換成了“純玩旅游”,公司網站上,鄔敬民這個名字也從最顯要的位置被挪到了幾頁之后,他更談不上有多少錢的收入。
物質生活很困頓,卻擋不住鄔敬民對尊嚴旅游和品質旅游的向往。2011年8月15日,鄔敬民來到三亞,準備干出一番事業。“說實話,我也要拿回扣,只是要低很多,正常的那些收入,很難維持生存。”
有時,鄔敬民會將380元的飯費,事后退給游客200元,自己只賺幾十元。他希望將旅游的價格更加透明化,他給自己推出的項目取名“尊嚴之旅”,意在不使游客猶如砧板上的肉。只不過,透明的代價是,他的團費要明顯高于其他旅行社。而對于游客來說,低團費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如今,他租住在三亞不起眼的小區民房里,兩室兩廳的房子每月房租2000元,房子既當臥室又當辦公室。只有到了吃飯的時候,餐桌才能擺出來。
因為在微博上談最熱的三亞“宰客門”話題,他發現,網上挺他和罵他的人差不多,那些罵他的人說:哪個行業沒有拿回扣的,你就是為了出名,擋我們財路。
他用黝黑的手,在電腦鍵盤上使勁敲下一句話:“這就好像我在街上抓小偷,小偷卻說,偷東西的哪里沒有啊,哪輪到你來抓,你真是為了出名不擇手段。說得多么理直氣壯。”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