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明:文化與科學技術結合,文化科技化、科技文化化,是一個潮流。湖南的文化產業要勇立潮頭,這個潮頭,不是湘江的潮頭,不是長江的潮頭,是太平洋的潮頭。湖南文化發展要立在這樣的潮頭,和科技結合,和人類最先進的文明結合,努力用先進技術建設和傳播先進文化,形成文化引領的作用。
記者:善于學習先進經驗,適應當代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是文化產業迎頭趕上的路徑之一。
陳少峰:很多人已經把iPad(美國蘋果公司生產的平板電腦)變成了收藏品。把一個制造業的產品變為收藏品,這就是文化產業了。未來中國就是文化與科技的雙驅動。文化產業要率先實現文化與科技的雙驅動。
鄭佳明:我們現在沒有站在潮流前面,也沒有站在中間,而是在后面。后面要向前面追。潮流在哪,在發達國家。他們的文化產業比我們搞得早、搞得新、搞得快、搞得好。除了那些低俗的、那些不適合中國國情的,其他都值得我們學習。
記者: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出現,傳統文化業態怎么辦?比如報紙。
陳少峰:不同的文化業態之間也存在競爭關系,特別是新媒體跟傳統媒體。美國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已經變成電子版了,報紙以后怎么辦?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做新業務,打造全媒體的產業鏈。既做報紙,又做網絡,還可以做圖書,實現內容共享。
4 共享
●讓群眾花吃一頓快餐的錢能夠看一場戲,共享文化之美
記者:這些年,我省公共文化體系服務建設取得了哪些進展?
周用金:這些年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全省215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明年基本可以建成。演藝惠民方面,去年全省各級劇團為農民群眾一共演出了6746場,今年計劃演出10000場。公共文化設施方面,過去進博物館要收錢,30元、50元不等,現在我們全部免費開放。下一步我們還將做到圖書館、文化館的全面免費開放。
記者:要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還面臨著哪些困難?
陳少峰:一個首要問題,就是政府投入不夠大。此外,民間參與提供公共服務受到了諸多限制。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于社會慈善機構對文化藝術事業的支持相對偏少。
周用金:我們小時候,用吃一碗面條的錢可以看一場戲。但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公共文化事業受沖擊太大,沒有得到補貼和應有的支持;文化市場的價格也完全放開了,省級文藝院團按成本價賣票至少得80—100元,這與群眾的收入水平不相適應。所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演藝惠民”的方式,通過政府補貼,院團低票價運行,讓群眾花吃一頓快餐的錢能夠看一場戲,共享文化之美。
記者:這些困難怎么解決?
陳少峰:政府要繼續加大投入,提升重視程度,可以由政府出面購買一部分的市場產品提供給老百姓,比如給貧困群體發放免費的消費券或者打折券。要通過擴展營利項目來支持公共文化服務,其目的不在于營利,而在于通過經營的手段來獲得更多的資金,以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務中去。博物館等機構可以開發衍生產品,獲取更多的贊助。
周用金:繼續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建設,通過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看電影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等基本文化權益。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也要創新。對重要公共文化產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動,要采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等形式,擴大服務范圍,增強服務效益。對公益性文化單位,要完善服務內容,增強服務能力。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