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提質
登臨千年古城長沙的地標性建筑——天心閣城樓,一幅無比秀美的以綠為底色的城市畫卷,立刻在眼前展開。
綠,是今日天心最濃重的色彩;綠,也成了今日天心在產業發展中的主旋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是不折不扣的綠色產業。
就在上個月,湖南首家省級區域性商業銀行——華融湘江銀行總部落戶天心。
不止是華融,光大銀行長沙分行、工商銀行廣廈支行、都邦保險湖南分公司、興業證券、新時代證券等一批金融機構都相繼入駐天心。
在外人看來,天心區打造金融產業的優勢并不明顯,何以吸引到這么多金融機構的青睞?天心區的決策者說得很謙虛:這是無心插柳柳已成蔭。
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天心區地處長株潭三市融城的核心區域,省政府和一大批廳局級單位南遷入區,為金融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以芙蓉路、湘府路為主軸的六縱六橫路網骨架,以新時空大廈、新世紀大廈等為代表的高檔商務樓宇,為金融機構入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不斷提升的政府服務水平,更是為金融機構吃了一顆“定心丸”。
事實證明,區域金融中心,已經在天心隱然成型:
目前,全區共有銀行類金融機構11家,其中省級分行2家;全省僅有的3家法人證券公司,有2家坐落在天心區;區內35家保險公司,有9家是省級分公司。
文化產業是低碳綠色的新興產業,被稱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也是天心區著力發展的重點。
有人說,外地人到長沙,如果不到火宮殿吃一頓飯,到田漢大劇院看一場演出,到步行街購一次物,到風光帶散一次步,到酒吧街泡一次吧,就不算真正到過長沙。
巧的是,這“五個一”都集中在天心區。
2005年建成聞名天下的坡子街民俗名食街,400米長街聚集了十大“老字號”,130家餐飲、民俗商家;2007年開街的太平歷史文化街,更是游人如織,財源滾滾……自古繁華的天心區本著“一街一特色一品牌”的宗旨,打造一個8平方公里的中央文化景觀區,提升10條文化街區,文化產業在GDP中占比20%。
目前,天心區已經形成歌廳演藝、影視傳媒、出版印刷、酒吧娛樂及文化旅游等五大文化產業片區,年產值超過60億元,在湖南乃至在中部省份獨樹一幟!
在多年的發展中,天心的建設者們,用自己的雙手,加速形成“綠色洼地”,不斷促進發展轉型——
平和堂、春天百貨、王府井百貨、萬達購物廣場……近20家知名大型零售商業網點串起了天心區現代商貿業的主線;
一力物流、大豐物流、力邦物流,多家以鋼材物流為主體的物流企業,讓現代物流業蓬勃發展,其中一力物流去年就實現銷售收入151億元;
2300家公司、企業進駐平和堂、新世紀大廈、BOBO天下城等商務樓宇,年納稅額超億元,撐起了樓宇經濟的一片天……
“綠色產業”繁榮、富裕著天心。
今年前三季度,天心區共完成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67億元,同比增長15.8%;地方財政收入15.49億元,同比增長34.1%。高新技術總產值、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排名全市靠前。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