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棒火炬手孫影
“中西合璧”的李洪波一家
最后一棒火炬手梁海洲
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火炬8月7日在深圳傳遞,“虹”飛鵬城,“草根”成傳遞的主角,211棒火炬手在14公里的路程上向世界講述深圳傳奇。與許多“星光璀璨”的火炬傳遞不同,深圳大運會在家門口傳遞的許多火炬手不是各界名人明星,而是“草根”市民。
為了火炬傳遞剛剛從貴州畢節市的鄉村趕回深圳的孫影是當天的第一棒火炬手。這位來自東北的姑娘,放棄條件舒適的工作,9次到山區支教,被譽為深圳最美女義工。“我想火炬傳遞的是志愿精神,希望更多的人像火炬接力一樣加入義工隊伍,加入支教隊伍。”孫影說。和孫影一起到深圳感受大運火炬的還有她的四個學生,來自貴州畢節羊場鎮的孩子。
你一定很驚奇,211棒火炬怎么跑出了267名火炬手?答案就在于家庭火炬手。25個家庭參與了當天的火炬傳遞,他們當中18個家庭都是一家三口或四口齊上陣。
當火炬接力到第30棒,金發碧眼高鼻梁的媽媽和兩個女寶寶格外養眼,她們是“中西合璧”的李洪波一家。
在深圳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李洪波,娶了一位一半俄羅斯血統的妻子,一個5歲,一個2歲半的女兒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洋娃娃”。通過家庭火炬手選拔,他們一家從幾千個家庭中脫穎而出。
伴著兩個女兒用英文唱著“I will always love you”,李洪波說:“市民可以全家出動,這體現了深圳大運會的參與性,孩子的參與正好符合大運會的青春、朝氣,這就是深圳大運會不一樣的精彩。”
最后一棒壓軸的火炬手梁海洲是一名普通的基層民警,代表了上萬名為保證大運平安奮戰在一線的公安干警。
梁海洲前一天晚上才知道自己有幸當選最后一棒火炬手。“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層民警,選擇我,我認為是對奮戰在大運安保一線的廣大公安武警戰士的最大鼓勵。”他說。
一般認為,火炬傳遞的一頭一尾是“最重量級”的兩棒。深圳的兩位“重量級”火炬足夠“草根”,正好詮釋了“草根平民”是火炬傳遞的主角。深圳大運火炬傳遞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臧晨表示,選擇他們,體現了深圳廣大市民在籌辦大運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7日的傳遞被命名為“創意快樂濱海線”,在瀕臨香港的海韻公園起跑。7時30分,來自南非的國際大體聯首席執委梅·邁克爾用中文向深圳問好、向中國問好。他說,通過火炬傳遞來傳遞和平、傳遞和諧,讓我們銘記,為了實現健康和繁榮,從這里開始,綻放不一樣的精彩。
在終點公園觀禮的市民徐旭告當天特意趕早去看火炬,因為大運會火炬傳遞全程只有5站,規模比不上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不過,這體現了深圳的效率和節儉辦會的理念,我想在以后的賽事中會得到繼承和發揚。”他說。
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圣火于4月25日在清華大學采集。5月4日,深圳大運會火炬傳遞在北京大學開跑,隨后在深圳大學城和廣州大學城進行了兩站高校傳遞。
5月10日開始,“虹”首創網絡虛擬傳遞。全國有1000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參與其中,截至8月5日,虛擬傳遞的總人數已達到870多萬,其中實名注冊的虛擬火炬手8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