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母親,曾經對“中國出不了比爾·蓋茨,出不了喬布斯”之類的論斷頗為反感,我們有扎實的基礎教育,我們的孩子知識面、眼界、創新力,也不能說差。
最近,在讀《喬布斯傳》,看完,一聲嘆息。假若,多年后,我的孩子跟我說要從大學退學,并且不確定自己要干什么。我堅信,我一定會說“不”。
“不”的潛臺詞是:你不讀完大學,拿下文憑,將來憑什么立足社會?還有,你不能讓我這么失望,我辛辛苦苦供你讀書,只是希望你學得好、過得好。
這就是中國父母的軟肋。因為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父母要給他最好的,為他付出的越多,越不能承受哪怕百分之幾的風險,家長的心理比孩子更加脆弱。
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曾經是初為人父母的心。可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入學,仿佛和孩子一起被裹挾到競技的賽道上,身不由己。再環顧四周,又有哪個家長真正淡定到,對孩子的成績無所謂,對孩子所上的學校不關心?
看過了高學歷孩子對父母不孝不敬,看過了名校驕子心理障礙自殺或犯罪,便覺得,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家長的心態,是多么重要。教育子女是門學問,也許,真正要學的,是怎樣讓自己心態平和,摒棄盲目的攀比,更公平地對待孩子。
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慢慢長大。要記得提醒自己,即使,他做不了舞臺上最耀眼的那一個,只能在臺下靜靜地觀看、鼓掌,只要,他是快樂的,就足夠了。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