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繼經歷慘淡“金九”之后,“銀十”開局再次遭遇了成交寒流。中國指數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統計顯示,10月1日至10月7日監測的20個城市,其中16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下跌,8城市成交量跌幅在50%以上。其中,深圳同比跌幅最大達90.26%,上海跌幅達72.79%,重慶跌幅為63.35%。
無獨有偶,10月8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9月百城價格指數也顯示,9月100個城市的住宅平均價格今年首次出現下降,且環比上漲的城市有所減少,同時有近六成的城市同比漲幅在縮小。另外,按100個城市住宅價格的中位數計算,全國住宅價格中位數為5950元/平方米,與8月相比也有所下降。樓市降價趨勢正悄然蔓延。
和深圳、上海的情況相同,北京也出現了成交低迷的情況。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北京共成交期房商品住宅833套,成交面積8.61萬平方米,成交現房商品住宅75套,成交面積0.86萬平方米。兩者累加,北京共成交商品住宅908套,成交面積9.46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的樓市成交量相比,成交套數同比減少14.7%,成交面積同比下降了16.1%;環比9月同期(9月1日至7日)也呈現出大幅回落,成交套、面積數分別減少了14.3%和18.7%。
與此同時,二手住宅市場成交更加慘淡。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北京市二手住宅累計成交131套、1.29萬平方米,日均簽約量不足20套,而9月同期的日均交易量則高達242套。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政策對于樓市的負面影響繼續深化,“十一”期間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遇冷,是政策利空和假期因素相疊加的結果。
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院長陳亮認為,國慶周過后,市場成交可能會略微回漲,但10月整體成交量在9月基礎上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因為,整個政策環境難于發生根本變化,購房者對未來信心不足,成交價格的下調恐難以換取成交量回漲。
在成交慘淡的同時,價格松動跡象愈發明顯。北京中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從9月開始的“金九銀十”中,合計有銷售記錄的項目為191個住宅項目,其中均價出現相比8月份下調的達到了14個項目,而持平的為173個項目,有4個項目價格上漲。
偉業我愛我家統計顯示,“十一”期間,北京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17005元每平方米,與去年國慶節同期相比下降4.9%,與9月份最后一周環比下降25.4%。另據亞豪機構統計,北京9月入市的老項目后期當中,有8個項目出現不同程度降價。包括麗都壹號、香悅四季、遠洋一方、林肯公園、紅杉一品等,降幅在1000元至3500元之間,而新盤中的普通住宅項目定價則多低于其周邊在售項目。
對于未來的走勢,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調控政策仍在持續,市場也處于一個結構性變化的量變階段,短期內應該不會有更嚴厲的調控政策出臺,但現存的政策也不會松動。以北京為代表的這些城市受調控政策影響,降價項目的數量及降價幅度都在增加,部分項目價格下調幅度超過了10%,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成交量。這可能會逐漸吸引周圍其他項目跟進價格調整試探市場需求,但全國性的市場量變還需進一步觀察和等待。
任啟鑫認為,近期在調控政策未現松動的情況下,樓市在下行通道中將呈現出連鎖反應,尤其是在部分樓盤“以價換量”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項目將加入到降價大軍當中。
他表示,從實際來看,由于受到土地價格的影響,部分城市部分區域樓盤的降幅已經與區域價值基本平衡,盡管“降價潮”正在蔓延,但如果房價下降的幅度進一步加深,部分區域將面臨著房價超跌,而房價超跌如果還沒有提振銷量,那么中小型房企將可能遭遇被整合吞并的風險。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