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有很大差別,很多受法律或道德約束的現實問題在虛擬網絡中卻無拘無束,如由網戀引發的婚外情、一夜情等。如果能夠實行網絡實名制,對于一些人尤其是有家庭的男女來講,或許會多一道約束
網絡只是提供給人們相互認識、交流的平臺,法律不可能對每一種事物都進行完全具體的規范,只要沒有對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產生侵害,法律是不能介入感情世界的
●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有很大差別,很多受法律或道德約束的現實問題在虛擬網絡中卻無拘無束
●網絡只是提供給人們相互認識、交流的平臺,法律不可能對每一種事物都進行完全具體的規范,只要沒有對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產生侵害,法律不能介入感情世界
提出離婚的妻子正與丈夫爭吵,妻子的網戀男友突然打來電話,丈夫一怒之下掐死妻子并殘忍分尸;
90后小伙子與大他8歲的女子網戀,被女友誘騙加入傳銷組織。盡管后來逃出傳銷組織,但女友仍糾纏不休。小伙子一氣之下,將網戀女友殺死并分尸。
……
近段時間,因網戀引起的各類案件時有發生。網戀,這個已經不算新鮮的行為,如今卻產生了不少“新鮮”的問題,也由此引發了關于如何規范網絡行為的討論。
網絡戀情成詐騙工具
今年25歲的杜楠,從小生活在北京,她向《法制日報》記者講述了她的網戀經歷。
“第一次上網聊天是在初中二年級,那時候年紀小,父母不允許我隨便用電腦,但是在學校經常聽同學們說網絡聊天室里有各種好玩的事情,我就利用中午時間回家偷偷上網。在網絡聊天室里,第一個和我說話的就是個陌生男人,聊了一兩次之后,他就開始用很親熱的語言稱呼我,還說一些很露骨的話,我就被嚇跑了。”杜楠說。
“后來,我在上高一的時候開始網戀了。”杜楠告訴記者,當時,她在網上結識了一名網名叫“使者”的北京男孩兒。在網絡上聊了一個多月后,他們決定見面。
“到了約定的時間,我就站在路邊等候‘使者’。用手機聯系后,我發現一個看著像‘小痞子’的人在接電話,在確定那個人就是‘使者’后,我頭也沒回地飛奔回了學校?!倍砰f。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像杜楠這樣的網戀受騙者不在少數。
不久前,福州警方舉行新聞發布會稱,成功破獲一起以幫助介紹男友為幌子,通過虛構QQ男子與其好朋友網戀詐取20余萬元的重大網絡詐騙案。
湖南省常德市公安局柳葉湖分局七里橋派出所破獲一起冒充特警的QQ詐騙中年婦女案,犯罪嫌疑人洪某通過網絡聊天,與一名重慶籍女子鐘某“相戀”,先后騙取鐘某現金45萬元。
今年7月,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連環詐騙案中,被告人不斷變換身份,與多人網戀,詐騙多人共計56000余元。
“網戀詐騙,已經給人一種防不勝防的感覺?!倍砰f。
上網聊天誘發惡性殺人案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因網戀引發的案件并不只是詐騙,一些真實的網戀甚至引發惡性刑事案件。
2011年4月14日,遼寧省鞍山市寧遠鎮二臺子村發生一起特大殺人案,鞍山本地人周宇新在自己開辦的大眾浴池和洗車店內,將包括妻子、兒子在內的家人和店員共計10人全部殺死。而他的妻子成為他第一個“手刃”對象。
周宇新歸案后交代,他之所以產生殺人動機并第一個殺死妻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妻子整天上網聊天,沉迷于網絡,并且還與網友有不正當關系。周宇新作案后在日記本上寫下了“是網絡害了我們”的內容。
有業內人士認為,虛擬網絡與現實世界有很大差別,很多受法律或道德約束的現實問題在虛擬網絡中卻無拘無束,如由網戀引發的婚外情、一夜情等。如果能夠實行網絡實名制,對于一些人尤其是有家庭的男女來講,或許會多一道約束。
網絡實名能否解決網戀引發的問題?
對此,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表示了些許擔憂,“網絡實名制現在執行起來還存在諸多問題,網絡中的問題不可能都通過網絡實名制去解決”。
“律師界曾就網戀是否應該立法監管的問題進行討論,當時的結論是,在虛擬世界不影響現實生活的情況下還是不應該由法律介入?!北本┞蓭熈貉披悓Α斗ㄖ迫請蟆酚浾哒f,“但是,現在我們也注意到,由網戀引起的事件已經不像以前那么簡單了,甚至出現了惡性事件。這些事件應該引起有關部門或立法部門的高度關注,應該對這些案例進行分析,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這些事件進行規制,以防出現更多的惡性事件?!?/p>
網絡婚姻存法律盲區
據了解,目前,除了網戀外,網絡婚姻正成為一種新的潮流。盡管此類網絡婚姻只是虛擬的,但卻影響到了現實中的婚姻家庭。
2010年,北京的李女士發現丈夫張先生一直與一名叫“維納斯”的女網友聯系,而且兩人互以“老公”、“老婆”相稱,還在某網站申請了一個“家”。李女士說,她對丈夫軟硬兼施,希望丈夫與“維納斯”斷絕聯系,卻遭到丈夫拒絕。于是,李女士以丈夫涉嫌重婚罪為由向北京市密云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認為,張先生的“網婚”行為并不構成重婚罪。法官告訴李女士,如果一方將網絡中的感情帶到現實中,便逾越了網絡的虛擬性,成為婚姻中的過錯方。如果另一方以此為由起訴離婚,可以請求法庭考慮對方“精神出軌”的過錯,在分割財產時進行限制。由此,李女士撤回了起訴。
“網絡只是提供給人們相互認識、交流的平臺,法律不可能對每一種事物都進行完全具體的規范,只要沒有對人身權益、財產權益產生侵害,法律是不能介入感情世界的?!眲⒌铝紝Α斗ㄖ迫請蟆酚浾哒f,“在感情世界,法律唯一要規范的就是騙財騙色等違法行為,比如說以談戀愛為名騙財騙色,或者是在談戀愛的過程中違反對方的意志,強迫對方實施行為?!?/p>
“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對于網絡婚姻也沒有作出相應規定?!绷貉披愓f,一般而言,由網絡婚姻導致的離婚案件,無過錯方大都會以過錯方的“背叛”行為嚴重傷害自己的感情為由提出精神損害賠償。但是,婚姻法對離婚時無過錯方提出損害賠償的要求僅限于重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和遺棄家庭成員4種情況。我國公民婚姻成立實行的是登記主義原則,即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的男女雙方到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登記后,婚姻關系才宣告成立,網絡婚姻顯然不具備這一法定形式要件,因此無重婚之嫌。網絡婚姻的雙方在登錄注冊時通常都不會填寫真實資料,彼此之間甚至連對方的真實姓名和性別都不清楚,發生同居的事實也幾乎不可能。至于家庭暴力和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就更不可能在網絡婚姻中存在了。也就是說,依據現行法律法規,因網絡婚姻導致離婚時,無過錯方想要通過訴訟手段得到精神賠償,在現階段來看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來源:《法制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