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獎就像一場充滿刺激和偶然的足球賽” ——專訪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主任胡平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公布了第一輪投票結果,42部作品作為備選篇目進入第二輪第一階段評獎。記者就此專訪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主任胡平。
問:第一輪投票結果公布后,有讀者發現前10名作者中省級的作協主席、副主席占到了8位,這引起了許多人的質疑,您對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
答:第一輪備選作品篇目產生后,我看了還是比較滿意的,內行人能看出來,這個結果是比較靠近公正的,這是全體評委共同努力的結果。當然也會存在遺珠之憾。
關于排名在前的有些是某級作協的主席、副主席,說實話,我也是在有些媒體評論指出后才注意到的。我這個人腦子里缺乏這種概念。我參加過很多文學界評獎,我的印象中還真的沒有考慮過誰是主席、副主席。中國作協和各級作協的主席、副主席很多,絕大部分是有突出成就的作家,這一次,有人提出來后,我又把名單看了一遍,我想,在廣大讀者心目中,提到他們時也會首先想到他們是著名的作家,不至于首先想到他們是主席、副主席,評委會也不會以身份取舍作品。
想了想,我對有些評論的質疑又感到理解,這背后是有社會原因的,有不信任情緒的,都可以理解。我只能說,從本屆茅獎評委會來講,是的確想把這個獎辦好,辦得公正、公開。大家在盡力,因為都想維護一點神圣的東西,一點理想主義。誰又都無法預測評獎結果,不是一個人在投票。組織者安排了實名制,安排了大評委制,都是朝一個方向努力。評得公正了,才能引導后面的創作。
還想談到,作家應該是社會的良心。新時期以來,中國眾多的作家,在關注普通人命運、關注底層生活方面,是突出和始終不渝的。所以,評委會只能看作品,不能看身份。
問:此次茅盾文學獎首次納入了網絡文學參選,但是在第一輪投票中大部分就被淘汰,僅有三部入圍。您覺得這其中主要有哪些原因?
答:我個人認為,為網絡文學呼吁是好事。網絡文學有它的一些長處,例如在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和鮮活程度上,在適應普通讀者的閱讀趣味上,在自由度和獨立性上,在與受眾的互動交流上,都有其一定優勢。所以,茅獎很快就接納了網絡文學參評。
這次網絡長篇小說報送的作品不多,是我們的遺憾之一。我們更希望報來幾十部有影響的作品,以便有更大的選擇余地。
網絡文學是新生事物,還在發展,也許將來有可能產生獲獎作品。這不是空口說說,我參加過一次全國“五個一工程”評獎,一部網絡長篇小說《大江東去》在名額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出人意料地獲獎,當時評委誰也不認識作者阿耐,就冒出一匹網絡黑馬。
對待網絡文學和草根文學,一樣不能以身份談該上還是不該上,都是文學,只能看質量。評委不會有輕視態度,只會一視同仁或更重視。因為既然新邀請網絡文學參評,就會更重視。所謂重視,就是多考慮一下。如果有哪部網絡文學很有競爭力,就要反復考慮了。評委會的組成上專門邀請了網絡文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