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8日,98個中央部門中,已有31個公開了“三公”經費,并呈加速態(tài)勢。其中,審計署公布的“三公”數據,精細到了“出國人次”和具體“車輛”。分析認為,審計署的細致公開,是對國務院“細化公開內容”、“公開得更詳細”要求的回應,堪稱“標竿”。
請看《中國日報》的報道:
The Chinese public is getting its first glimpse into what centr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pend on official receptions, vehicles and overseas trips- the subject of most suspicions concerning misuses of public money.
在中央政府部門公開“三公”經費后,我國民眾首次了解到了這些花費的流向。“三公”費用指的是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以及因公出國(境)費,也是濫用公款問題中最敏感的幾種費用。
文中的official receptions, vehicles and overseas trips就是指“三公”,都被納入official budgets(政府預算),屬于public money(公款)。公開“三公”經費,有助于杜絕banquet at public expenses(公款吃喝)、sightseeing at public expenses(公款旅游)等現象的發(fā)生。
這里的vehicle指的就是government car(公務用車)。我國從去年就開始推進公車改革,杜絕公車私用;并且鼓勵推行personal asset declaration(個人財產申報)和administrative transparency(政務透明)等制度,建立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公共服務型政府)。
除了納入預算的費用外,有些單位還私設little coffers(小金庫),侵占、截留國家和單位收入。這些不合法的現象都應該接受監(jiān)督處理。
來源:中國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