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水理念必須要有大的調整”,程曉陶表示,眼下當務之急是明確職責、整合力量、認清城市水患的風險分布特性與演變趨向,在提高排澇標準的同時,要考慮如何恢復與增強必要的雨洪調蓄與滲透功能,盡快形成蓄排結合的防治體系。
據了解,二戰后,日本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中,也有過“先地上,后地下”的經歷,直到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才逐步推進城市綜合治水對策。最早也是在修堤筑壩提高防洪標準的基礎上加大排水系統的建設力度,但卻發現,在地面已經城市化的情況下,不僅地下排水系統改造的代價倍增,而且隨著堤防不斷向上游延伸,洪水會更快、更集中地危害到下游城市化區域。因此,日本及時改變了治水理念——不再堅持雨水越快排入河道越好,而是千方百計采取洪水分滯、雨水蓄留、雨水滲透等措施,減輕防汛壓力,提高城市雨洪資源化利用的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治澇效果。
程曉陶建議,在今后的城市規劃中應盡量把停車場、公園等公共綠地設計得比其他區域凹一些,在地面鋪設中盡量使用透水材料,同時在立交橋周邊修建大型儲水設備,以便把暴雨蓄積起來,減輕城市排水管網壓力,將內澇威脅變成資源優勢。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重溫雨果的這句名言,仍然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在破解城市內澇頑疾的道路上,或許我們最缺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那顆為城市繁榮、民眾福祉深謀遠慮的責任心。(記者 陳仁澤)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