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知情權不應漠視
有網友指出,作為事故相關的受害人,公眾完全有權利第一時間獲知此次漏油事故的相關情況。況且,讓公眾的目光投入事故本身,絕不僅僅是公眾知情權的體現,更是確保事故責任方擔負責任的重要前提。
中國網網友胡印斌認為,海上油田發生滲漏不是企業可以“內部消化”的私事,而是一起可能危及海洋生態環境、影響公共利益的公共事件。中海油沒有任何權力隱匿事故達半個月之久,甚至是在海洋局公布監測結果,媒體公開報道“倒逼”之下,才勉為其難地披露一些有限信息。這樣一味“捂”“堵”下去的結果,一則可能錯失最佳的補救時間,剝奪公眾的知情權,從而加劇對公共利益的傷害;再則,此舉也是對廣大投資者的不負責任,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之規定,中海油有及時主動披露重大事件的義務。
胡印斌稱,說到底,中海油之前遲遲不對外公布消息和后來的模糊回應,都是在企圖欺騙公眾。這里頭有顧及企業顏面的考慮,也有穩定人心的考慮,但無數次的公共安全事件已經說明,在這類事件上任何隱瞞都只會導致謠言的泛濫,以致引起更大的恐慌,最終給企業聲譽和政府部門公信力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該問責就一定要問責
有網友指出,盡管中海油也曾對四大采油海域的潛在風險進行了排查,補充了深水潛水裝備研發計劃,以提高深水作業能力和事故救援能力,但事故仍沒能避免。既然無法避免,那么就應該認真對待,如果中海油逃避責任,那么什么安全生產、海洋環保都是空話。
東方網網友馬滌明認為,對于海域污染事故,我國的《刑法》、《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都有相關規定。而網民們除了關心造成事故的原因,更想知道會不會有人為事故承擔責任應有的責任,依法依規的責任,而不是敷衍輿論的“問責”。這方面,我們最好同“國際慣例”縮小一些差距為好。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