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在山東省政府就食品安全工作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情況。
山東省公安廳、省衛生廳、省工商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六部門相關方面負責人針對近期食品安全工作進行了介紹。
山東省質監局副局長劉德亮介紹,今年以來,針對上海染色饅頭和雙匯瘦肉精事件,山東質監局在全省集中開展了饅頭類食品、肉制品和桶裝飲用水、水桶的集中整治;針對臺灣塑化劑事件,迅速部署開展了果汁、飲料、方便面和添加劑等產品的專項檢查,現在這項工作仍在進行當中。從今年4月開始,全省質監系統全面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省共出動監管執法人員8000余人次,對包括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在內的10000余家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質監系統就集中力量對全省近9000家食品生產企業的法人代表進行了集中宣講培訓,并結合典型案例,全面解讀《食品安全法》的各項規定,先后組織召開了127場落實食品企業主體責任現場會,全省在產的6993家食品企業全部參加。
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紹民介紹,今年上半年餐飲服務環節共抽檢了22個品種2200批次。22個品種中檢測項目涉及非食用物質的有14個品種, 涉及食品添加劑的有7個品種。檢驗項目包括次硫酸氫鈉甲醛(吊白塊)、三聚氰胺、蘇丹紅和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等27種非食用物質,亞硝酸鹽、苯甲 酸、甜蜜素和檸檬黃等12種食品添加劑,檢驗工作正在進行中。加強保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共抽取310批樣品進行檢驗,對減肥、輔助降血壓、輔助降血脂、緩解體力疲勞和改善睡眠等5類保健食品進行了非法添加藥物等違禁成份檢測。
截止目前,全省檢驗檢疫系統共排查出口食品企業765家,檢查出口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56家,發現質量安全問題32個。抽檢出口食品854批次,合格率達 到99.88%;抽檢出口食品添加劑72批,抽檢合格率達到100%。在8批進口食品中發現添加劑不合格,全部按照規定進行了處理。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記者 鞠川江 徐振麗)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