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物價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左右著宏觀調控的階段性動向。分析人士認為,3月CPI漲幅再度突破5%的可能性相當大,在“負利率”仍較明顯的情況下,加息窗口可能隨之再度開啟。
自去年11月CPI漲幅創下5.1%的高點后,我國物價漲幅連續三個月控制在5%以內,各項物價調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具體來看,為消除物價上漲的貨幣基礎,貨幣政策基調適時轉向穩健,M2和M1同比增速穩步回落。從生產流通角度看,價格主管部門加大了對農產品炒作懲罰和價格監督力度,近期部分小麥主產區旱情有所緩解,這些都有利于食品價格走勢穩定。
從貨幣政策來看,為了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央行已將存款準備金率提升至20%的歷史高位,并頻繁進行公開市場對沖操作。與數量型調控相比,利率調控的經濟影響面更大,決策也更為謹慎,但其作用不可替代。央行人士近期就表示,我國貨幣政策將逐步增強以利率為核心的價格型工具的作用,從偏重數量型調控向更多運用價格型調控轉變。自去年10月以來,央行已先后三次加息,最近一次在今年2月8日。由于存在較明顯的負利率和通脹壓力,央行可能再次啟動加息手段。
目前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3%,物價月度漲幅為5%左右,“負利率”情況較為明顯,這對資源配置的負面影響相當明顯。物價上漲使得實際利率走低,企業更傾向于作出投資決策。根據“工資剛性”理論,物價上漲背景下的收入分配不利于工薪階層,而向廠商等資方傾斜。擴張投資和抑制居民消費,顯然不是我國需求結構調整的最優選擇。
2009年我國居民消費率為35.1%,低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投資率為47.7%,居于全球高位。近期通脹預期上升則挫傷了居民的消費信心。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已連續兩個季度回落。
從物價本身來看,2月我國CPI漲幅為4.9%,環比漲幅達1.2%。從農業部、國家統計局的價格監測數據來看,3月食品價格總體出現回落,但翹尾因素影響的增強將抵消上述因素。從具體消費產品類別來看,近期值得注意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服務價格上漲壓力加大,目前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價格已經出現一輪較大幅度上漲,從比價關系上看,服務價格存在補漲要求。二是輸入型通脹壓力越來越大,價格上漲帶有國際性,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走高無疑將加劇輸入型通脹壓力。
可以說,盡管物價調控措施初顯成效,但當前物價水平并不具備迅速回落的基礎。3月CPI漲幅再度突破5%的可能性較大,并可能繼續緩慢攀升,直至6、7月達到6%左右的水平。為了更好地管理通脹預期,央行可能再次啟動加息手段,而4月和年中將成為加息敏感窗口。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