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政策 擴大進口重要性突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有效發揮我國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比較優勢,堅持出口和進口并重、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優化進口結構,擴大進口規模,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認為,我國以前對進口的研究不夠,國家大的貿易政策都沒有考慮到進口,只是一味地鼓勵出口,這方面需要適時進行調整轉變。
“毋庸諱言,長期外貿順差對改善我國國際收支、拉動GDP增長和吸納大量農民工就業具有極大歷史意義。但是,我國外貿順差已持續了近二十年,2008年順差高峰時與出口之比超過20%,意味著出口5美元商品,只買回4美元東西,另外1美元變成外匯盈余,不得不借給別人去花?!?商務部中國對外貿易研究部副主任李健指出,這種情況容易造成經濟增長對外需的過分依賴,造成國內資源以較低收益凈流出和國民收入的損失,同時也加劇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和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
“根據國際經驗和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實現進出口大體平衡增長,應當成為外經貿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崩罱≌f。
事實上,2010年的貿易政策已發生悄然轉變。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主管外貿的商務部人士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采取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進口,保持對外貿易平衡發展。
為進一步擴大進口,我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進口關稅,2010年中國進口關稅總水平降至9.8%,并進一步降低了部分原材料以及最終消費品進口關稅,出臺了加工貿易內銷的相關政策等。
此外,記者了解到,國家首個進口交易平臺——上海進口商品展示貿易中心明年一季度將在上海正式運行,并享受與上海高橋保稅區同等的優惠政策。
上海進口商品展示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余獻昆向記者介紹,該項目共投資20億元,一期工程占地48萬平方米,二期落成后項目占地總面積將達到116萬平方米,中心場館面積甚至超過中國現有最大的國際貿易平臺——廣交會展館。(記者秦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