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當前,環境與資源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世界很多國家及國際組織均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黨的十七大也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并對其主要任務作出部署,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環境資源保護的高度重視。對此,請談談您的體會和理解。
秦光榮: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目前正處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階段。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文明形態特別是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進步。黨的十七大做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決策,飽含著尊重自然、謀求和諧的新的價值理念和發展理念,將人與自然的關系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并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含義。我理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重新審視和定義人與自然之關系,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融共通、互謙互讓,最終實現良性循環和全面發展。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我認為要特別注重4方面:
一是要了解自然。與大自然的廣博精妙相比,人類的認知還很膚淺。自然是人類智慧的母親,大自然孕育、教化了人類,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廣袤大自然所蘊含的智慧是科學技術最重要的靈感源泉,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深入了解。
二是要敬畏自然。與大自然的磅礴之勢相比,人的力量還很有限??v使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較高水平,但在浩瀚無邊和玄秘莫測的大自然面前,人類仍然顯得力不從心。這就需要我們充分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對自然存“敬重”之心,順應自然的發展。
三是要親近自然。在寬厚美麗的自然面前,人需要有一顆感恩之心。自然是寬厚的,自然界提供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條件;自然還是美麗的,有最美麗的圖畫、最迷人的音樂、最純真的情感。身處喧鬧都市忙碌的我們,應該抱著安詳的心態,放慢自己的腳步,去尋找并親近久違的自然。
四是要保護自然。在偉大而脆弱的自然面前,人更需要有所作為。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破壞自然就是損害人類自己,保護自然就是呵護人類自己,改善自然就是發展人類自己。我們應當對自然存有一顆責任之心,真正懂得人類對自然不應當只是索取,在享受自然賦予的種種美好同時,必須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保護的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