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問題答記者問,中國日報網聯合新浪網邀請專家外交問題進行解讀。今日,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副所長江時學進行訪談。以下為內容實錄:
我們有兩個關于拉美方面的問題想問您一下,提到中國和拉美之間有很大的互補性,想請您詳細介紹一下其中在經貿和社會發展方面的互補性,中國和拉美之間可以如何合作?
江時學:拉美的比較優勢是資源豐富,它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我們的比較優勢就是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比較發達,這方面應該說中拉有很強的互補性。最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快了以后,對資源的需求非常大,不斷的上升,這方面拉美可以滿足我們的很多資源需求,應該說從2004年以來,最近幾年中拉貿易除了2009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其它幾年上升的都是很快的。可能那個巴西記者問的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拉美人也抱怨我們出口太多了,對它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全球化時代都是講競爭力,都是講比較優勢,我們的比較優勢是在這方面,也沒有辦法。
還有一個,拉美人第二個希望就是希望我們擴大對拉美的直接投資,不要光想著買他們的鐵礦砂、石油、木材、羊毛、銅礦,還要進行經營投資。這是他們希望的。因為拉美經濟對外資的依賴性比較大。
第一是有很強的互補性。第二,拉美也希望我們不要過多的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產品,對它的鞋子、玩具、服裝有沖擊,對他們的民族工業打擊很大。第三,擴大投資。后兩者也是中拉經貿關系中間兩個比較大的問題,他們經常搞一些反傾銷。
今天楊外長提到了峰會外交的工作重點,而且今年金磚四國峰會還會第二次舉行,中國在這方面該如何進一步促進與拉美關系呢?
江時學:我們跟其它三個國家關系不錯,從好的方面講,在政治、經濟、外交各個領域應該有許多合作的亮點,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多哈回合,還是聯合國改革,還是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等,應該說有許多許多方面我們可以加強合作,因為金磚四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性不斷地提高,應該說是大有合作的潛力。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這四個國家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中國跟其它三個國家并不是在每一個問題上都是有共識的,這一點需要溝通。去年在俄羅斯的斯卡捷琳堡開的第一屆金磚四國領導人峰會,這次4月份又要召開,這提供了領導人進行對話的機會。如果發展中國家要提高地位,發揮作用,自己內部首先要達成共識。通過這種對話、首腦會議的形式,能夠消除分歧,進一步協調立場。比如氣候變化的問題上,我們很難說金磚四國的立場是完全一致的,再比如在聯合國改革問題,巴西對中國有一些看法,比如它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這個問題確實很值得探討。
總的來說當今國際事務中間要加強溝通、合作。一方面看到四國有很多合作的領域,要加強溝通。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問題,比如說中國跟印度之間還有邊界問題,也應該從兩個方面全面的看待這個問題。
這一次楊外長只回答了一個關于拉美關系的問題,您覺得今年中國與拉美關系會有什么新的進展嗎?
江時學:最近幾年中拉關系發展的很快,每年都有一些值得我們高興的地方。今年我們肯定會安排至少兩位政治局常委、高級領導人去拉美訪問,拉美國家也會有許多領導人來訪問,高層互訪這幾年的勢頭很猛。另一方面,今年世界經濟不斷的復蘇,中拉應該加強經貿合作。去年的雙邊貿易比前年有所減少,今年應該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我們跟秘魯的自由貿易協定今年生效,這也是一個很大的事情,我們跟哥斯達黎加的自由貿易的談判也在進行中。其它方面應該說方方面面都不錯,每年都有一些新的進展,不僅僅是拉美,中國跟歐洲、非洲其它國家與地區都一樣,每年都有一些新的進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張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