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溫家寶總理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是8%左右。去年中國經濟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下成功實現8.7%的增長,今年經濟預期目標為何還設在8%左右?
“經濟發展目標不宜定得過高,要好字當頭,要留有余地。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的情況下。”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妙娟分析認為。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仍然乏力,國際金融體系尚未穩定,主權債務風險不斷凸顯;國內經濟回升的基礎尚待鞏固,外需充滿不確定性,經濟運行中的新老矛盾交織。在極為復雜的形勢下,要增強憂患意識。
“去年的預期目標是8%,今年也是8%,但兩個8%是不一樣的。”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去年最重要的是保增長,要在極為困難的局面下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速。而對今年來講,保增長不是主要矛盾,而要在經濟企穩回升基礎上,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國際金融危機的強烈沖擊,使得中國經濟多年來高速增長背后積累的發展方式的問題突出地暴露出來,經濟增長從過于依賴出口和投資轉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從過于依賴第二產業轉向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從過于依賴物質資源投入轉向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力素質的要求十分迫切。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已經取得了初步勝利。為了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必須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今年8%左右的增長,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常德傳說。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然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然要大力調整結構,必然要淘汰一些落后產能,抑制一些盲目新開工項目,會對經濟增速產生一定的影響,是要下很大決心的,也需要在經濟預期目標上留有一定的余地。
“8%左右的目標充分體現出在經濟發展形勢向好時的深謀遠慮。這個目標要求我們實實在在地推動發展方式轉變,而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此必須有足夠的認識和準備。”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黃山市市長宋國權說。
其實,現在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與過去的指令性計劃完全不同,主要起的是導向性作用。最近6年全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都設定在8%左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行長盛松成解釋說,經濟增速低于8%,會引發就業困難突出等一系列問題,而超過10%,又是資源環境等難以承受的。
“今年我們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以實現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年8%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含金量’更高。”盛松成代表指出。
來源:新華網 編輯:諶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