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解決壟斷企業職工福利高的問題,就要強化稅源監控,加強個稅征管。對不合理制度帶來的畸高福利問題,應盡快加以解決
近日,老同學相聚,談起收入,有說不完的話。單論工資,大家每月多在幾千元左右,相差不大;可一比較“單位福利”,就讓人唏噓。
比如,一位老同學畢業后在某市文物部門工作,雖已是副高職稱,但除了工資,其他福利性收入寥寥。由于未趕上福利分房,只好貸款買商品房,單是每月的房貸,就占去了工資大半,日子過得緊巴巴。另一位老同學進了某市供電公司機關,不僅住著單位分配的福利房,前年機關搬遷,建了電力新區,每人又分一套160多平方米的房子,售價還不及市場價的一半,而且用電免費。供電公司有自己的幼兒園,系統內部職工的孩子入園不用花錢;單位經常組織外出旅游,國內的熱門景點轉了個遍,還去了歐美多國。
這些年,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有地區差異、社會分工等方面的客觀原因,但也有制度問題等原因。特別是電力、電信、金融等壟斷色彩較濃的行業,大都以各種方式賦予職工很高的福利,成為公眾關注焦點。一些壟斷企業以補貼、加班費、過節費等名目發放的獎金更是名目繁多,數額超過了工資收入的好幾倍。在筆者老家,某公司每月為職工交納的住房公積金就有1200多元,比當地一名小學教師一個月的全部收入還要高;在有的地方,一名抄表工一年就掙10多萬元、一名銀行司機月收入也達到萬元,這正常嗎?
壟斷行業福利畸高,歸根到底是不合理的體制造成的。這些企業依靠資源配置的壟斷地位,利潤較高,經營管理透明度差,一些稅后利潤就以獎金等名義進了個人腰包,更不用說為職工蓋房子、允許職工免費享有本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了。由于電力、熱力、供水等公共企業大都由國家出資建設,普遍享有財政補貼。從這個意義上說,此類企業向職工及其家屬免費或低價提供本企業產品,實際上花的是納稅人的錢,是一種損害國家與公眾利益的不當行為,有違社會公平正義。
去年11月,財政部印發了《關于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要求電信、電力、交通、熱力、供水、燃氣等企業,不得直接供職工及其親屬免費使用本企業產品和服務,并嚴格控制職工福利費在職工總收入中的比重。這為限制壟斷行業的畸高福利,提供了依據。
當然,要根本解決壟斷企業職工福利畸高的問題,還需要繼續加大相關領域的改革力度。一方面,加快相關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將壟斷行業及其產品的供給鏈向社會資本開放,讓充分的市場競爭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加快法治化建設,將壟斷企業的成本、福利等內容透明化,并實行嚴格監管。此外,發揮個稅的調劑作用。特別是以壟斷行業的高收入為重點,強化稅源監控,加強個稅征管。對不合理制度帶來的畸高福利問題,應盡快加以解決。
來源:人民網 編輯:段若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