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二:為何順利通過兩道檢錄?
17日上午,女子49公斤級八分之一預賽剛剛開始,楊淑君就以9:0的絕對優勢領先越南選手武氏厚。這時,場上一名電子護具廠商的工程師發現,楊淑君使用的電子腳套似乎多裝了感應芯片,他向競賽監督委員會匯報了這一情況,競賽監督委員會要求暫停比賽,并派出菲律賓委員進行檢查。結果從楊淑君的腳踝上,各拆下一枚感應芯片。
經競賽監督委員會商議,楊淑君的做法屬于“故意作弊”,嚴重違反了比賽規則,應判“違規敗”。中華臺北隊向競賽監督委員會提出的申訴也被駁回。
但中華臺北隊始終質疑,既然電子護具不合格,為何能通過兩道檢錄?按照楊淑君和教練劉聰達的說法,楊淑君在通過第一道檢錄時,因為第一雙電子腳套感應不靈,便換了事先準備的另一雙,連續兩道檢錄都通過了,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梁振錫告訴記者,世跆聯詢問了當時負責檢錄的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清楚地記得,楊淑君當時穿的電子腳套的確是舊款的,腳踝部位是黑色絨布,沒有任何附加物,如果當時就貼有感應芯片,應該略帶閃光,不會看不出來。
而通過兩道檢錄后,距離運動員上場比賽還有一段時間。梁振錫認為,運動員有機會在這個空當作弊,因為感應芯片隨便放在口袋里一般很難被發現。技術工程師在賽場上進行第三道檢查,就是為了防止運動員趁機作弊。
爭議三:楊淑君為什么“意圖作弊”?
比賽前夕,記者采訪楊淑君時曾問過,能否適應使用電子護具的比賽,楊淑君當時回答:“很好,電子護具比人工計分更公平。”令人惋惜的是,言猶在耳,卻發生了“不公平”的違規事件。
當裁判宣布越南選手武氏厚獲勝時,楊淑君痛苦地流下眼淚,站在賽場上久久不肯退場,表示抗議。“為什么是我?為了這場比賽我準備了兩年,準備比賽結束就退役,可是今天我根本沒機會表現。”楊淑君哭著對記者說。
一場本該精彩的謝幕演出,變成了是是非非的鬧劇。幾乎所有的記者、觀眾都在問著同一個問題:楊淑君為什么要作弊?一名裁判告訴記者,從跆拳道的技術上看,在腳后跟上增加得分敏感度并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跆拳道沒有一項技術是直接用腳后跟表現的,只是碰觸到對手的電子護具就能保證得分。
從始至終,楊淑君沒有否認過,兩枚感應芯片是從她腳踝上撕下來的,但也沒向亞洲跆拳道聯盟和世界跆拳道聯盟作出道歉或解釋。世跆聯已要求中華臺北跆拳道協會作出聲明,但至今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wonderful”,“very very good”……梁振錫連續用贊美的詞匯評價楊淑君,說她技術全面,處于世界頂尖水平,從和越南選手的對決中可以看出,憑她的技術完全能贏。“發生這樣的事,我感到非常遺憾,不知道是她本人的想法,還是其他人出主意要她這樣做。”梁振錫說。
比賽前,人們總喜歡拿中國選手吳靜鈺和楊淑君做比較,在吳靜鈺奧運冠軍、亞運冠軍的光環下,楊淑君身上多了幾分悲情人物的色彩。劉聰達之前曾評價楊淑君打法多樣化,技術更成熟,輸掉比賽往往是因為心理狀態不如吳靜鈺。
梁振錫告訴記者,裁判的主觀性和人為因素一直是跆拳道比賽飽受爭議的地方。電子護具本來是為了保護運動員的得分利益,沒想到卻在實際使用中變了味。以后還要通過完善規則和流程,加強對裁判的培訓,對運動員的保護。
來源:新華網(記者 毛一竹)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