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12月4日,群眾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友愛醫院取藥。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我們為中國政府鼓勵更多外資進入醫療領域的這一舉措高聲喝彩。”北京和睦家醫院掌門人李碧菁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興奮地說,“對國外投資者來說,這一政策意味著極大的機遇。目前和睦家醫院正規劃在中國更多城市建立醫療機構。”
由李碧菁在13年前一手創辦的北京和睦家醫院是中國第一家外資私立醫院。無論是軟件管理還是硬件設計,和睦家幾乎完全照搬了美國醫院的模式,而中英雙語工作環境更是讓其成為眾多駐京外籍人士尋醫問診的首選之地。
廈門長庚醫院則是中國大陸首家臺資醫院。開業兩年來,廈門長庚醫院在當地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與公立醫院比,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優勢。
醫院董事長特別助理何國豪對新華社記者說,他仔細研究了新出臺的《意見》,發現里面至少有23處與以往的提法有所不同,“這體現了政府此次改革的決心和力度之大”。
他舉例說,以前政府對私立醫院購買大型醫療設備實行準入制,把關很嚴;現在則放寬了準入限制。“這樣我們私立醫院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需要更加靈活的購買設備。”何國豪說。
此外,私立醫院在土地使用、稅收減免以及學術科研等方面也取得了和公立醫院基本等同的待遇。
何國豪認為,新的政策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面:對民眾來說,醫療保障又多了一個生力軍;對投資者而言,這一政策為社會資金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