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滁州,“農歌會”成了當仁不讓的主題詞、關鍵詞,開幕式演出雖然結束了,農歌會的系列活動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整座城市籠罩著濃濃的“農歌會”氣息,市區街道上,到處張燈結彩,市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可以說,農歌會不只是一場歌會,它已經成為了滁州人心中的一個標志,一種情結,深入人心。
農為本色 歌為心聲
[祝福]農歌會必將越辦越好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開幕式上充滿激情地說,農業的豐收、農村的發展,讓農民群眾更加渴望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安徽滁州是農村改革“大包干”的發源地,于2008年舉辦了首屆中國農民歌會,為繁榮農村文化、豐富農民生活搭建了新的平臺。中國農民歌會也日益成為中國農民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名片。第三屆歌會的舉辦,是過去兩屆歌會的繼承和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期盼。我們相信,隨著我國的農業更加發展、農村更加繁榮、農民更加富裕,農民歌會必將越辦越好。
[心聲]想為農民朋友唱好歌
在開幕式演出中,石占明的一首《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讓許多觀眾著實驚艷,并且印象深刻。作為一名愛歌唱的農民,從田間地頭一直唱到央視舞臺,石占明已經成為原生態民歌演唱的代表人物。農歌會唱農民歌,沒有誰比石占明更適合體現歌會的主題了。
在接受采訪時,第一次來滁州的石占明,對滁州的風景贊不絕口:“滁州環境很好,比我們西北強多了,沒想到滁州這么美。 ”在談到演出的心情時,這位嗓門比阿寶還高的農民歌唱家羞澀地說到:“能站在這個舞臺上演唱,我非常高興,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歌手,希望能多為農民朋友唱歌。 ”石占明還說:“農民歌會連續舉辦了三屆,我是第一次來,節目非常精彩,我作為從農村走出來的歌手感到非常榮幸,發自肺腑地想為我們農民朋友唱好聽的歌。 ”
[節目]最好的節目獻給農民
農歌會結尾曲《中國農民》中唱道:中國農民中國魂,中國農民是勤勞善良的人;中國農民中國心,中國農民是改天換地的人。農歌會的舞臺屬于農民,在這個舞臺上,農民唱農歌,唱新農村的美好生活,不但唱得響亮,而且唱得高興。正像文化部部長蔡武說的:“耕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愛好歌唱是中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天性,正是這種樂觀與不屈的天性,帶領他們一步步創造出今天和諧美好的幸福家園。來自各地的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唱出的是農民對故土的深情,《快樂打工的男孩女孩》則唱出了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面貌,這些歌曲除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之外,最重要的特色可以歸之為一點,那就是“農”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