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是“儲存”,中性動詞。
那么,“囤地”呢?
土地,對于開發商來說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囤地”本來是房地產開發商正常的市場行為。但曾幾何時,在房價日益高漲帶來的情緒壓力下,“囤地” 被視作意在讓房價脫離民眾購買力的“奸商詭計”,而被加以貶義。伴隨政府對開發商土地開發監管的加強,“囤地”又成為了政府、開發商與民眾之間的博弈象征。
《中國經濟周刊》通過對多方數據的綜合分析,以囤地的本意——儲備土地的角度解讀,按照土地建筑面積的口徑,整理出中國上市房地產公司囤地排行榜。
安得廣廈千萬間?
在中國,誰有這個能量?
開發商。
其實,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手中儲存的土地,建成住房絕對不止1000萬間。
從今年6月-10月,《中國經濟周刊》研究部通過對125家內地上市房企及20家香港上市內地房企的2009年報2010年半年報以及三季度土地市場表現進行梳理,并且對一些房企旗下的項目長期跟蹤,并借鑒證券公司對內地上市房企財報的解讀,制作出“內地上市房企囤地排名”及“香港上市房企囤地排名”。
榜單顯示,非但個別企業的土地儲備數量十分巨大,就整體而言,其儲量更加超乎想象——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僅125家內地上市房企就手握高達近4億平方米的未開發土地量。而20家香港上市房企擁有的土地儲量更是高達4.2642億平方米!也就是說,中國上市房企囤地逾8億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