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印出來的大高玄殿牌樓。本報記者張斌攝
▲洗印出來的老照片在玻璃展柜中展示。本報記者張斌攝
今年是圓明園罹難150周年。昨天,“殘園驚夢——奧爾末與圓明園歷史影像展”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展出。12幀奧爾末圓明園玻璃底片沖洗出來的72幅大型原件照片和兩幀一百多年前的原玻璃底片首次與公眾見面。這是圓明園西洋樓景區現存最早的底片。
德國攝影師百年前拍攝
這12幀玻璃底片是100多年前,德國人奧爾末拍攝留下的。奧爾末原為專業攝影師,約1867年在廈門開設了一家照相館,后來,他放棄照相館生意,轉到中國海關工作。1873年,奧爾末任職北京海關時拍攝了這組圓明園的照片,距離圓明園被毀僅13年。學者考證,就目前圓明園歷史影像來看,奧爾末的作品是最早的。后來奧爾末攜妻還鄉,于1927年過世。這組12幀玻璃底片由奧爾末的遺孀交給德國建筑學者恩斯特·柏石曼。后來,中國學者滕固訪德的時候得以發現,十分震驚,借出這批底片到上海印制成《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為學界所重視。后來這些底片運回德國,由于戰火的隔斷,底片的下落不被國人所知。有傳說其在二戰中已毀于戰火,增添了底片的神秘感。
籌款3個月重金海外購回
昨天下午的展覽上,目前這12幀珍貴玻璃底片的收藏者,臺灣收藏者秦風告訴記者,這批底片回到德國后,實際上并沒有毀于戰火,而是一直保存在柏石曼及其后人的手中。1987年,柏石曼的孫子將底片賣給一位法國的收藏家,這批照片又“重出江湖”。2009年10月,日本著名古籍書店有關人員將這批底片的消息告訴了秦風,并傳給秦風完整的電子文件數據。“看到這些底片的時候,心里就知道,我一定要把它們帶回家。”秦風說,他用了整整3個月到處籌錢,終于在5月28日,搶在歐美的圖書館和美術館之前,將這批珍貴的底片從東京“抱”了回來。
對于購買底片的價格,秦風一直不愿透露,他表示,不想引起過多關注。在得到底片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舉辦了展覽。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7日。其間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5點免費展出。每天下午4點之后停止入館,且周一閉館。
展覽之后,照片將贈送給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底片將由藏者帶回臺灣。
■歷史價值
高清照片還原建筑細節
一位從事中國歷史照片收藏與研究的學者告訴記者,國人現在了解圓明園主要是通過滕固的《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但是那本書當年是通過凹版印刷的方式制作的,清晰度不高。
一般玻璃底片只能用一次,沖洗技術跟膠片一樣。而本次展覽展出的這些照片,全部通過對玻璃底片掃描,用電腦打印出來的。正因如此,照片的清晰度非常高,對很多建筑的關鍵細節進行了放大處理。“我們看到了細節。”這位學者說,經歷了自然風化,許多殘存的建筑上面的花紋已經不清晰了,但是通過底片得來的照片,還原了細節。
借此判斷文物身份
昨天,圓明園管理處副主任葉亮清介紹,這批照片的展出對于今后圓明園西洋樓景區的保護將發揮作用。建國前后,很多圓明園內的建筑部件被人拉走作為建筑材料或者裝飾用品,這些照片起到很好的例證作用。通過照片就能知道,散落在外的哪些物件是當年圓明園內的,有助于圓明園文物的保護。同時,在對圓明園文物進行修復的過程中,也可以參照這些照片盡量還原本來的樣子。
■幕后故事
記者考證圓明園影像“糊涂賬”
奧爾末的照片是不是目前所知的圓明園西洋樓建筑群的最早影像?
新華通訊社高級記者王軍針對這批玻璃底片進行了仔細的考證。考證的關鍵在于奧爾末之前的一批照片。據悉,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的隨軍攝影師比托和杜賓曾在1860年拍攝過北京的影像。王軍介紹,1862年編輯出版的《中國》影像收錄了比托拍攝的照片,其中第46圖至51圖被比托標注為圓明園內建筑,他還特別說明第46、47和49圖拍攝于大火前,第50圖拍攝于大火后。2009年,特里·班尼特出版的《中國攝影史(1842—1860)》一書再一次沿用了這種說法。
“但這是一本糊涂賬”,王軍說,一批皇家園林學者和愛好者對此進行了考證,發現比托標為圓明園被焚前后的5張建筑圖片,實際上分別是今頤和園內的琉璃塔、智慧海、萬壽山以及曇花閣、文昌閣,另有51圖,比托說明是“圓明園山丘上的寶塔”,但王軍考證中將其與《舊都文物略》對比,發現其為今北太平莊附近的“偏融法師塔”。因此,包括王軍在內的一些專家、學者、愛好者認為,比托的6幅照片都屬誤判,奧爾末照片是目前為止發現的圓明園西洋樓景區的最早影像。
■觀眾反應
學者痛批國人二次破壞圓明園
原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王道成昨天來到展覽現場。“看了以后非常痛心!”王教授說,照片是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壞13年后所拍攝的,但是用當時照片和今天的圓明園對比,會發現,此間圓明園又經過了多少傷害。僅以諧奇趣為例,根據底片得來的照片顯示,當年諧奇趣主樓屋頂已經坍塌,但是建筑主體受損壞不嚴重,券口的雕花裝飾和樓梯的欄桿也基本上是完好的。而現在,從圓明園遺址公園內可以看見的僅剩下殘存的石制構件。
王道成介紹,從1860年至今,圓明園一共經歷了四大劫難。第一劫是火劫,也就是1860年火燒圓明園。第二劫是木劫,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圓明園完全失控,趁火打劫的人進園砍了大量古樹,燒成炭到清河售賣。第三劫是石劫,1911年以后,因燕京大學、北平圖書館及其他部門的修建,從圓明園搬走了大量石制部件。包括石獅子、華表等。第四劫是土劫,1917年以后,大量郊區農民到圓明園居住,挖山填湖,生產生活。1980年的一項統計顯示,當時圓明園內共有7個生產隊,2000多農業人口,800多勞動力。1993年,又有6000多外來人口進入,直到1998、1999年才疏解出去,到2000年,里面住的700多戶遷出,2001年里面的13個單位遷出,但是截至目前,部分單位仍在園中。“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把總賬都算在外國人頭上。”王道成說,“國人應該深刻反思。”
鏈接·玻璃底片
早在膠片之前,1860年至1890年間國內攝影者在玻璃上涂抹感光劑,制成玻璃底片。每一片單獨存在,使用時需要手動裝在相機上。因為玻璃底片制成以后,短時間內不使用便會失效,因此一般攝影者都是在拍攝現場搭建暗房,臨時制作。玻璃底片不易保存,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如果條件不合時宜,很容易造成玻璃上的影像消失。由于比膠片成本低,因此玻璃底片在國內至1920年左右還有少部分內陸地區在使用。后隨著膠片、數碼時代的來臨,退出歷史舞臺。目前國內保存完好的玻璃底片非常稀有。本報記者張然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