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于2010年2月2日在京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2009)。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城市青少年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的14.1%,人數約為2404.2萬人,這一比例與2005年基本持平,較高于2007年。但由于網民人數的增長,網癮青少年人數是2005年、2007年的近兩倍。
值得注意的是,網癮青少年在年齡分布上呈現上升趨勢,年齡在18-23歲的青少年網癮比例最高,其次是24-29歲。與2005年相比,13-17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但18-23歲年齡段的網癮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秘書長郝向宏表示,這充分說明國家有關部門在幫助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幫助18-23歲高校在校生網民方面還需更加努力。
本次調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主辦,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實施。北京宏景捷訊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陜西陽虎素質拓展訓練有限公司、艾斯艾國際市場調查咨詢(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浦東新區關興教育培訓中心、劉曉冰教育訓練工作室、康盛創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金鳳集團、北京中青新思源教育科技中心協辦。
據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傳媒大學調查統計研究所所長柯惠新介紹,本次調查采用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在2009年9月18至2010年1月10期間,在全國4個直轄市和26個省會城市同步實施面訪問卷調查,同時在19個城市展開網絡調查,調查對象為我國4個直轄市和26個省會城市的6-29歲青少年網民,收回有效問卷7083份。網絡調查由艾斯艾國際市場調查咨詢(北京)有限公司(SSI)協助完成,收回有效問卷1860份。
如果上網給青少年的學習、工作或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并且至少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即:總是想著去上網,每當因特網的線路被掐斷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網時會感到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或無所適從,或覺得在網上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快樂或更能實現自我,那么在調查中就判定為“網癮”。
網癮青少年以“網絡游戲成癮者”居多
網癮青少年主要是“網絡游戲成癮”,其次是“網絡關系成癮”。近一半網癮青少年(47.9%)把“玩網絡游戲”作為其上網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費的時間最長,屬于“網絡游戲成癮”;13.2%的網癮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費的時間最長,屬于“網絡關系成癮”。在上網目的方面,網癮青少年中選擇以“玩網絡游戲”為主要上網目的的比例(47.9%)遠遠高于非網癮青少年中選擇這一選項的比例(21.1%);而非網癮青少年中以“學習和工作”(45.5%)為主要上網目的的比例則顯著高于網癮青少年(31.5%)。在以“玩網絡游戲為主要上網目的”的網癮青少年中,38.1%“參加過網絡游戲公會”,而在以“玩網絡游戲為主要上網目的”的非網癮青少年中,只有17.7%的人參加過。并且,“參加過網絡游戲公會”的網癮青少年中,72.0%認為“參加網絡游戲公會后,上網時間增加”,而“參加過網絡游戲公會”的非網癮青少年中,這一比例為52.0%。
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城市網癮青少年比例偏高
研究表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城市,網癮青少年比例高于發展水平高的城市。特大發達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的網癮青少年比例分別為8.1%、8.7%、8.3%,而邊遠欠發達城市,如貴陽、銀川、拉薩的網癮青少年的比例分別為31.8%、20.5%、13.7%。究其原因,發展水平高的城市青少年接觸網絡頻度較高、時間較早,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方面,較不發達城市更為成熟;此外,發達城市青少年所接觸的教育及課外活動資源比較豐富,青少年的課余時間會被安排更多與網絡無關的事項。而不發達城市的青少年如果對于學習或生活感到厭煩,沒有其它地方可去,也沒有其它事情可做,他們更容易到網吧上網,導致網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