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十八大報告要求,到2020年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EG365繪(人民圖片)
實實在在的“倍增”
人均收入倍增是剔除了物價上漲因素的實際增長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新要求”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備受社會關注。
家住北京通州區的孫奶奶聽完報告后給女兒打電話:“要是工資漲物價也漲,這個收入翻番,咋能起到改善生活的作用呢?”
對此,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明確表示,“收入翻番”的收入,應是指實際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它是指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險費等稅費后的收入。說白了,就是居民能自由支配使用的收入。“翻番”應是剔除了物價上漲因素的實際增長。“大家可以這么理解,就是在現有物價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你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劉尚希說。
“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孫奶奶掰著手指頭合計,眼下她老兩口的月工資9000元,翻番后1.8萬元左右。“按這個標準,我馬上就能把舊電視、舊冰箱換了,每年出去旅游幾次壓力也不大。”她笑吟吟地說。
職高畢業、在北京某星級飯店做廚師的小陳今年22歲,他和幫人賣服裝的妻子一個月收入7000元左右,眼下為了攢錢買房子生小孩兒,小兩口租住在沒有暖氣的簡易房里。“如果收入翻番了,我馬上去租一套一居室的樓房,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帶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那樣,我們就真正在北京扎下根了!”小陳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黨的十六大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十七大提出,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兩次大會均未對居民收入增長提出具體量化目標。而十八大報告中,首次將經濟總量倍增與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標同時提出,“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專家指出,這集中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順應了廣大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期盼。
經濟總量倍增與人均收入倍增這兩個“硬指標”的出現,使全面小康的圖景在百姓心中變得更加清晰、溫暖。
切實可行的“倍增”
據測算,只要今后幾年經濟年均增速達到6.9%左右,雙倍增就可實現
離“交卷”只有8年時間,兩個“翻一番”的目標能如期實現嗎?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認為,這一目標要求既鼓舞人心又切實可行。“201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3%,今后9年年均增長7%就可實現翻一番,比較符合實際,增速也與‘十二五’規劃綱要一致。”
大河有水小河滿。國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居民的“錢袋子”就能鼓起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同樣不是個激進的目標。”經濟學家葉檀表示,很多地區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5年居民收入翻番。
據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測算,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只要經濟年均增速達到6.9%左右,GDP和居民收入雙倍增就可以實現。
民富優先的“倍增”
在GDP翻番的情況下,按照現在的政策取向,居民收入應該不止翻一番
事實上,在本世紀第一個10年中,居民收入水平已經實現了翻番。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8.1%,與同一時期GDP年均10.2%的增速相比仍有一些差距。經濟增速持續大于居民收入增速的結果,就是使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50.4%下降到2008年最低時的47.9%。因此,有觀點認為,“同步翻番”的新要求,雖然改變了以往GDP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增速的格局,卻不能扭轉過去十年居民收入在國民財富初次分配中占比過低的現狀,不能起到“民富優先”。
“必須明確,‘倍增’是底線不是最終目標,在GDP翻番的情況下,按照現在的政策取向,居民收入應該不止翻一番;而‘同步’也不是國民收入分配的理想狀態,而是一個限制性要求。”劉尚希說,十八大報告對居民生活水平的描述,除了“收入倍增”外還包括: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總之,就是一定要讓居民收入增長快起來!讓老百姓早日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