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新聞中心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張平在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經濟出現放緩的跡象,是多重因素的影響。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在昨天剛剛公布的十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在物價保持低位增長的同時,投資、消費、工業增速都出現了一定的回暖跡象。我想請問張平先生,這是不是意味著人們一直以來擔憂的中國經濟出現放緩的勢頭得到了遏制,中國經濟出現回暖?另外,盡管有這樣回暖的跡象,還是有很多人擔心,現在的中國經濟困難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想請問張平先生作為國家最重要的宏觀調控部門的負責人,您自己對這一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張平說,中國經濟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面出現了增速放緩的趨勢。今年以來,我們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是8.1%,第二季度是7.6%,第三季度是7.4%,所以,到前三個季度,我們經濟的增長是7.7%。當然,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擔心,認為中國經濟是不是像2008年一樣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出現這樣一個下滑的趨勢。
張平介紹,今年經濟出現放緩的跡象,實際上是多重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從我們自身的,或者國家在宏觀經濟的導向上,我們是把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定得就比去年要低一些。我們去年經濟的增長目標是定在8%,今年定在7.5%。定在7.5%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得我們的經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要進一步落實中央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樣一個戰略任務。我們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一直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長,但是確實,在經濟發展中,也積累了一些矛盾,所以,我們現在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轉方式上,這樣就必須為轉方式留出一定的空間,所以我們在主觀上就是把經濟增長的速度適度地調低一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我們主觀進行宏觀調控的因素。
第二,今年國際的經濟環境仍然十分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一些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還沒有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對于一些經濟發達體來說,現在經濟增長的速度都比較低,不能夠樂觀。即便是一些新興經濟體,應該說,今年經濟的增長速度也在放緩。在外需嚴重萎縮的情況下,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已經深度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大國來說,不可能不影響到國內。所以,外需的萎縮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
第三,就是國內經濟發展中確實也積累了一些矛盾,特別是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我們增長的方式還比較粗放,我們在外需萎縮的情況下,一些生產能力過剩,我們還有一些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些國內的因素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同樣也對國內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