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在試驗田查看玉米的生長情況。
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面龐黝黑,話語質樸,腳蹬膠鞋,高挽褲腿。但誰能想到,他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李登海雖頭戴草帽,上面卻環繞道道光環:先后獲得亞洲農業研究發展基金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發明創業獎特等獎、當代發明家等專業獎項;榮獲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青年科技先鋒、山東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是黨的十四大、十七大代表,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最近,他又光榮當選為黨的十八大代表。
與雜交玉米結下不解之緣
1966年,李登海初中畢業回鄉務農。1972年春,一份材料深深震撼了大隊農科隊長李登海:美國農民華萊士將春玉米畝產提升到創紀錄的1250公斤。當時,山東玉米畝產僅二三百斤。
1974年,李登海被公社推薦到萊陽農學院進修。老師送給李登海20粒從美國帶回的雜交玉米品種“XL80”,他如獲至寶。從那以后,他與雜交玉米結下不解之緣。
在我國北方,玉米一年只能種一季。為加快育種速度,1978年,李登海離開家鄉,來到海南島南端的三亞荔枝溝,租賃土地進行玉米加代育種,開始過上了候鳥般的生活。在海南育種基地,他連續度過了30多個春節,唯一一次和家人一起過春節也是在海南的玉米試驗田里。
開啟我國玉米育種新時代
最初,李登海天真地以為,趕超美國紀錄指日可待。他用8年時間,從全國收集了100多個玉米品種,先后種植140多塊試驗田,畝產卻始終達不到700公斤。
原因在哪里?李登海注意到,國內傳統種植的玉米,葉片呈平展彎披狀,葉片易重疊遮光,當一畝植4000株以上時,透風透光很差,田間郁閉嚴重,植株細弱過高,不抗倒伏。能不能讓玉米葉片豎起來,提高陽光利用率?李登海又一頭扎進玉米地。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在記錄幾十萬個數據后,終于發現幾株葉片上沖、株型理想的玉米。
1979年,李登海用“掖107”作母本,在海南育出我國第一個緊湊型雜交玉米“掖單2號”,開啟了我國玉米育種新時代。當年秋天,在萊州后鄧村的一片農田里,“掖單2號”創下我國當時夏玉米畝產776.6公斤的最高紀錄。年僅30歲、初中學歷的李登海,一步躍上中國玉米研究的最高峰。
創造玉米王國的珠穆朗瑪峰
此后,824.9公斤、953公斤、962公斤……中國夏玉米畝產紀錄屢屢被李登海刷新。
1989年10月,李登海育成中矮稈緊湊大穗型高產品種——“掖單13號”,畝產達到1096.29公斤,開創我國實現畝產噸糧新紀錄,為此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國玉米專家顧問組副組長魏義章贊嘆:我看到了玉米王國中的珠穆朗瑪峰!
在“八五”期間,我國推廣緊湊型玉米1億畝,增產100億公斤,李登海因此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
2005年10月,李登海再攀高峰:憑借“緊湊型超級玉米”新品種,以1402.86公斤的畝產,創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紀錄,這個紀錄一直保持至今。
李登海說:“后半生,我要再為國家增產1000億公斤。”